重阳节里赏太行——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组织老新闻工作者走进涉县

重阳节里赏太行——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组织老新闻工作者走进涉县
2021-10-15 11:26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静

10月13日,重阳节前夕,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和资深记者共约一百余人走进涉县开展观摩活动。

步入宽敞、整洁的涉县游客服务中心,观摩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观看了具有3D裸眼效果的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沉浸式高清视频宣传片,“华夏祖庙”娲皇宫,是全国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祀奉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拥有“天下第一壁经群”、“活楼吊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享誉国内外的殊荣;清漳河畔,赤岸村里,刘邓等首长曾经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领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奋战,书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左权将军墓、响堂铺伏击战纪念碑、西达兵工厂博物馆……一帧帧画面被定格,仿佛把观摩人员带回到那风云际会、烈火峥嵘的革命岁月。

从游客服务中心出来便是赤水湾古镇,漫步古镇,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小桥流水颇具江南特色。踏上青石板街,置身于古朴干净的街巷,欣赏古建筑的精致典雅,观摩人员被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所折服。这里商业街、地方小吃、手工作坊、特色文创等小店鳞次栉比,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水街文化在这里聚集交融,浓厚的古色风情和鲜活的旅游业态,让观摩人员流连忘返。

驱车五分钟,来到了清漳河畔的一个小山村——赤岸村,这里就是河北省首批22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所在地。在刘邓和他的战友们雕塑前,观摩团成员纷纷驻足,合影留念。沿着蜿蜒曲折的石板路而上,便来到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在狭小简陋的作战室里,聆听了讲解员关于刘伯承、邓小平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将士浴血奋战,不仅书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还留下了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并肩奋斗的感人故事。在刘邓旧居,观摩人员看着简陋的小屋与简单的陈设,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的老革命家和他们所领导的八路军战士生活的艰辛。

在刘伯承、邓小平亲手栽植的丁香树旁,在邯郸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史彦昌的领誓下,全体观摩人员重温了入党誓词。

“刘邓首长率领一二九师在涉县战斗、生活长达六年之久,不仅给涉县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更留下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我要通过这次观摩,把获得的感受传递给年轻人,更好地把这种红色革命精神赓续下去。”邯郸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裕国感慨地说。

穿过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就来到了连心巷,当年八路军居住、生活的11个原生态土坯院落,如今打造成了红色绘本馆、电影放映厅、庆功小酒馆、赤岸照相馆、赤岸咖啡馆、保育院等多种业态,观摩人员漫步街头巷尾,细细回味,仿佛把他们拉回到了那个纯朴又充满激情的红色年代。

走进红色记忆小镇,跨过石拱桥,一座高大气派的大理石拱券式的城堡建筑巍然挺立,城堡上雕刻的砥砺阁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小镇内从涉县境内留存的110多处革命旧址中,筛选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礼堂、交通总局、新华社、高等法院、学联、文联、太行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朝鲜义勇军总部等32处具有重要历史承载意义和特色建筑风格的遗址,采用1:1等比复原和以旧修旧的方式进行集中仿建。在这里,土坯房、石头路、曲折的小巷,记录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在这里,石磨转、纺车旋、漳水潺潺,诉不尽的历史沧桑,追忆军民携手同仇敌忾。参观结束后,观摩人员纷纷表示,红色记忆小镇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金融及减租减息、制度建设、整风运动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让更多人了解涉县,了解当年的革命历史,我们为涉县又增添这一处红色教育基地点赞!

沿清漳河一路南行,观摩团来到了韩王山脚下的连泉村,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该村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稻田阡陌的田园风情和古朴气息。从桥上漫步,看水车旋转,听细水潺潺,赏荷花美色,观摩人员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幅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游的美景跃入眼帘。

“涉县红色旅游景点特别好,像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红色记忆小镇、赤水湾,走在涉县的路上,我都觉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当年六、七十年代,在报社工作时,我也经常来涉县采访,在我的记忆中这儿就是一片荒凉,很少有人来,到处都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现如今变成了青山绿水,给老百姓带来了金山银山,我觉得特别好,希望所有人都能来涉县走一走、看一看,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看看涉县的大好河山。”邯郸日报退休新闻工作者张胜女说。

邯报融媒体记者 苑延涛(本版照片均由邯报融媒体记者:李一平 王梦寒 荣志晴 提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