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句话暖化“狠心”妈

女儿一句话暖化“狠心”妈
2021-08-17 09:50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作为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陪伴、照顾他,这是人之常情。然而,有这么一位母亲,在女儿生病的时候,却顾不上回家。

“你就知道工作,我病了你也不管!”女儿因为得不到母亲胡卫华的照顾,气得抱着被子呜呜地哭泣,埋怨她冷漠。但不久,母女俩就冰释前嫌,女儿还主动给“冷漠”的母亲打电话,令母亲如“满血复活”一般高兴。

胡卫华和女儿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还得从8月初讲起。


胡卫华(左)和同事商量防控工作。

8月1日早晨6时许,丛台区人民路街道和平北社区书记胡卫华收到同事的电话,告诉她街道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让她赶紧来开会。

胡卫华匆匆和女儿打了一声招呼,“我不吃早饭了,单位有急事,等我中午回来给你做好吃的”,就出门了。

到了单位,街道领导告诉她,面对疫情传播的严峻形势,各社区要设立卡口,全面落实戴口罩、扫码、测温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社区防线。

开完会,胡卫华统计和平北社区的卡口点,发现有21个之多。人手不够,胡卫华迅速在“社区工作群”里发出了疫情防控的“招募令”。

上午9时,社区党员、群众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向胡卫华发来“请战书”。不久,丛台区直属机关的20多名“双报到”人员也赶到社区。

一上午时间,胡卫华就召集起二百多人的志愿者“大军”。作为他们的“总指挥”,胡卫华将大家分成卡口执勤、后勤保障、应急处置、资料统计等多个防疫小组,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把疫情防控任务落实给每一个人。

一些新来的志愿者和机关帮扶人员对负责的小区情况比较陌生,胡卫华便骑着自行车在21个小区卡口点巡逻。每到一个卡口点,她就详细向执勤人员介绍该小区的楼院、人口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嘱咐大家,“戴口罩、扫码、测温、登记等一项不能少,”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随时打电话,“我保证10分钟内到达。”

忙到中午1时许,胡卫华走在回社区的路上,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你中午答应我什么了?”女儿质问道。

此刻,胡卫华才想起给女儿做午饭的约定。“我正忙,你已经15岁了,试着自己做饭吃吧,妈妈晚上回家做

好吃的。”她告诉女儿。

“嘟——”的一声,女儿挂断电话。她感觉到女儿的不高兴,但她顾不上给女儿解释,因为后勤保障组的同事正拿着物资统计表向她汇报工作。“各卡口的酒精、登记表、红外线测温仪已经送到,你看还有要补充的吗?”后勤人员问道。

“夏季不同于冬季,我看应该给各卡口点配备风油精、驱蚊液……”胡卫华说,“还有中午时间,由我们社区干部和楼院长替卡口人员执勤,让他们有吃饭时间……”

正在她和后勤保障组同事商量下一步工作时,社区门外卡口点出现争执的声音。

她放下手里的工作,赶紧赶到出事点。原来是70多岁的张女士在经过红外线测温仪时,执勤人员反复讲了多次,但耳背的老人始终不明白要把手放到什么地方,试了多次,都没有测出体温,老人有些不耐烦。

胡卫华凑到老人耳边说:“您把手掌摊开,慢慢对准仪器上面那个像镜头的地方,灯一亮就可以了。”在她的亲自示范下,老人终于顺利测完体温进入小区。

“作为老旧小区,这里的老人比较多,他们使用智能产品有些困难。”胡卫华告诉几个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咱们需要有耐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她的帮助下,大学生志愿者们学会了和老人交流,使执勤工作变得顺利许多。回到社区后,她带着后勤保障组的同事把一盒盒风油精送到了各卡口点。

忙完白天的工作,胡卫华和同事便开始整理排查数据,录入电脑,然后传给上级部门。突然,她的电话又响起,里面传来女儿不高兴的声音:“妈妈,我的晚饭呢?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家?”

钟表的时针已指到了晚上9时,女儿为了吃到她做的饭,居然一直等了这么久。胡卫华眼睛一酸,“我太忙了,今天不回家,你随便吃点饭吧,等明天……”她结结巴巴地回答着女儿的话,话筒里却传来“嘟嘟嘟”的断线声。

忙完一天的工作,已经是午夜时分,胡卫华躺在社区办公室的折叠床上,辗转反复,难以入眠。“我多么想请个假,然后跑回家亲自给女儿做几道她最爱吃的菜呀。”但那么多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人,他们家里也有孩子或老人,“大家都不容易,我一个人请假,那必然给其他人增加更多的工作量。”

第二天,公安部门给胡卫华推送来一条“外地返邯隔离人员联系方式”的短信,民警告知她,这位被隔离的女士家中有老母亲,她在隔离点没办法照顾老人,希望社区能帮忙照顾。她按照联系方式,马上登门拜访该老人,告诉老人她女儿在隔离点情况很好,让她放心,如果生活有困难,就找社区帮忙。老人一再表示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帮助。

但她在忙完工作后,还是主动给老人送去了西红柿、土豆、豆角等蔬菜,并告诉老人,最近要下大雨,外面地滑,建议她尽量少外出,以防意外发生。老人高兴地说,“你比我亲闺女还细心,太感谢了!”

帮助完老人,胡卫华又通过微信群、大喇叭、音响、明白纸等方式宣传、引导社区居民科学防范疫情。这一天忙下来,时间又到了晚上10时,胡卫华躺在办公室床上,想起应该给女儿解释一下自己老加班的原因。但时间这么晚,又担心影响女儿休息。思来想后,她不觉昏昏沉沉睡去。

“我一直想找个机会给女儿解释,但一工作起来就忘了,”胡卫华说,“我相信女儿终究会理解妈妈的行为,这次短暂的分离,就当成我们母女俩面对人生的一场考验吧。”

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胡卫华连续在社区工作了一周多时间,一直没有回家。

8月9日晚上,胡卫华正和同事商量给某个缺少避雨设施的卡口点送一顶帐篷,她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个不停。丈夫在电话里焦急地告诉她,“女儿这些天吃饭不规律,肚子疼得厉害,你快回家吧!”

“疫情防控正是关键时刻,作为防疫小组长,我怎么能离开呢?”胡卫华让丈夫先带女儿去看病。

夫妻俩只交流了短短两分钟。她冷静片刻后,又忙起工作来。同事看到她眼里含着泪,都劝她早点回家照顾女儿。面对同事的关心,胡卫华说:“我女儿身体棒着呢,请大家伙放心。”

8月10日上午,利用上班前的时间,胡卫华从办公室床上爬起来,骑上自行车赶回家。“肚子还疼吗?医生开的药一定要按时吃。”她给女儿倒了一杯水,又摸了摸女儿消瘦的小脸,然后告诉她:“妈妈在社区里还有很多工作,我不能请假陪你,需要马上走。”

在她转身要离开的一瞬间,女儿生气地说:“你光知道忙工作,你到底还爱不爱我?”

胡卫华安慰女儿说:“我问你,如果国家有难,需要每个人保家卫国,你是不是也会义不容辞参与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来?疫情防控也是一样的道理,国家需要我们了,我们就必须得上,没有退路。”

离开家后,她又忙到晚上10时左右,在疲惫得睁不开眼睛的时候,她办公桌上响起铃声,原来是女儿打来的电话。“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觉?”胡卫华有些生气地责怪女儿。可女儿突然说:“对不起妈妈,你累吗?你让我也当一名志愿者吧,咱们一起守护社区安全。”

“有你这句话,妈妈一点也不累了,我已经满血复活!”胡卫华高兴地对女儿说。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文 邱勇慧/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