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 看“大哥大”飞入寻常百姓家

【数·百年】 看“大哥大”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04-02 17:22 新华网 编辑:马丽英

“手机一响,金银万两”,2003年上映的电影《手机》代表了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对于手机的印象:手机是有钱人的专属,象征着金钱和生意。

三十年来,从大哥大到小灵通再到智能手机,从翻盖滑盖到点控触屏,手机的款式日新月异,功能也日益强大,但它已经不再是某种身份的象征,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

根据世界发展指标显示,截止至2020年10月,我国手机用户已达到17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手机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也就是手机用户的普及率也逐年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为113.9部/百人,与2002年的16.19部/百人相比,增长了近100部/百人,可以称得上“人手一部手机”了。

中国一步步成为手机大国,背后见证着国产手机崛起和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回望国产手机的历史,可以简单归结为“起步慢,发展快”。1987年11月18日,中国移动开通了第一个移动通信系统,国内第一部手机开通;1996年,国产第一部GSM手机首次面世,起步比“洋品牌”晚了整整十年;1998年,科健推出第一部其自有品牌的中文数字GSM手机;1999年,国产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首次实现了从零到3%的突破;2000年,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占到8%;2001年,国产手机新品叠出,市场占有率直逼15%。

2003年7月23日,一行人正从南京街头精美的联想彩屏手机广告牌前经过。(郎从柳摄)

1999年-2003年国产手机迎来第一次“崛起”。到了2003年,国产手机份额超过50%,以波导、TCL通讯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崛起,两者市场份额均超过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2004年-2008年是产业繁荣的几年,从手机生产牌照许可制变为相对宽松核准制,华为、金立、酷派、步步高等34家企业加入手机生产的行列。2007年后,核准制更是变为入网检测制度,完全激活手机产业。

2008年4月1日,沈阳市民正在选购、试用3G手机。(王齐波摄)

2008年4月,北京奥运即将举办,欢腾与喜悦洋溢在中华大地。为了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北京,上海等八个重点城市率先开启了第三代通信“中国标准”社会化业务测试和商用。3G技术正式应用到手机业务中,掀开了中国手机用户全民“冲浪”的序幕。

2009年-2013年这五年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五年,智能机替换功能机,带来产业变动。小米、乐视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开始出现,以营销创新打出一片差异化市场。华为、联想、TCL通讯快速发展也开始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但三星和苹果作为当时市场上的高端品牌代表,地位仍难撼动。

2014年之后的4G、5G时代,国产手机进一步崛起,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一些品牌还被视为全球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而在中国国内市场,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优势也进一步增强,并且在高端产品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当人们想要拥有一部高端手机时,更多人开始选择国产手机品牌。

如今,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完成标准化和关键技术研究,并且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表示,我国建设了超过71.8万个5G基站,现在已经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独立组网模式规模部署。用户规模也快速攀升,5G终端连接数超过了2亿。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在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发布报告称,中国继续维持全球5G技术领先市场之一的地位。这份最新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5G连接数将超过8亿,为个人消费者和更广泛的经济体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表示,随着5G网络投资和部署,以及消费者和企业对5G持续高涨的热情,中国的移动产业已与各垂直行业紧密合作,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发掘各种日常挑战的解决之道。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根据5G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不断积累宝贵经验和最佳实践,这些经验和实践将惠及全球各行各业。

中国一步步走向手机大国,背后是中国经济、中国科技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缩影。当前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未来还将披荆斩棘,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伟大转变。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华社、新华网

编辑:陈凯茵、陈伸、李涣(实习)

制作:侯轶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