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而上 只为那个永远有效的约定

逆行而上 只为那个永远有效的约定
2021-01-18 10:44 邯郸新闻网 编辑:张梦非

九年前的约定,十万分之一的几率,这样的数字叠加在一起,给这个故事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44岁的退伍老兵李先生关键时刻义无反顾,“逆行”而上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知晓的“大明星”,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而这一切不平凡的经历,都要从一段尘封的往事说起。

一个尘封的秘密

2020年11月的一天,正在办公室忙碌的李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边,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与一名患者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工作人员问我,已经采血入库九年了,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意愿。我想都没想,直接说有意愿,只要血能用!当时的我真的太激动了,整整九年,我的血终于能发挥作用了,我随时可以捐献。”李先生告诉记者,挂完电话后,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被一下子拽回九年前的那天上午。

那时的李先生,部队退役后被分配到馆陶县某医院从事行政工作,主要负责医院的后勤保障以及日常内部治安和消防安全等。虽然不是一线的医务人员,但是在工作中,他需要经常和患者家属打交道,病房里的生死离别,时常让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动容。

2011年7月20日,馆陶县红十字会与医院联合举办了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李先生收到了该活动的宣传页,便前去参加。在活动中,志愿者声情并茂的讲述让他记忆犹新,“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造血干细胞捐献能让血液病人重获新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现在的捐献方式不再是‘钻骨抽髓’,只是和普通的献血一样,在肘静脉处采集。凡年龄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

就这样,抱着能救人的朴素想法,34岁的李先生填写了申请书,捐献了样本,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这件事情,他没有告诉任何一个家人,直到去年11月的一个电话,才让这个尘封多年的秘密被大家知晓。

一个打错的电话

李先生的儿子小良(化名)目前正在北京读大学,使用的电话是当时李先生样本入库填写基本信息时留下的号码,家里第一个知道配型成功消息的人,其实是小良。“当时我正在写作业,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电话,问我是不是李××,说配型成功了。”经过短暂沟通,小良把父亲现在使用的电话告知给了省红十字会。

小良说,“父亲是一个老兵,还是一名党员,虽然入库的事情没有告知我和妈妈,但这就像是我爸爸会做的事,我一点也不意外。”小良告诉记者,因为在学校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他知悉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自身来说没有危害,只是处于疫情期间,他更担心父亲去石家庄存在感染的风险。还在学校上课的他,没有办法陪同,只能通过电话不停地嘱咐父亲去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多加小心。

而这时,李先生的妻子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很复杂,我知道后面还有高分辨配型、体检等多个程序,等到高分辨成功后,我才正式告知家人。”这般先斩后奏,李先生就是怕家人担心。由于事情太突然,李先生妻子听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怕对身体有什么损害,“那几天我媳妇儿每天在网上搜资料,直到看了很多报道都说对身体没有坏处,这才放了心。”虽然告知得有点晚,但好在家人都知道李先生一贯的“热心肠”,除了担忧和叮咛外,家人都挺支持。

特别的菜谱

就在李先生排除一切顾虑准备捐献时,第一次体检结果出来了:血液呈现乳糜状,不符合捐献要求。“当时工作人员就告诉过我们,非血缘关系的相合概率仅为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有些人入库了很多年也没有匹配成功,这个捐献机会,对于病床的另一边而言,意味着生的希望,我肯定不能放弃。”面对阻力,李先生“捐血救人”的信念却更加坚定了。

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拥有20多年烟龄的他进行了为期半月的戒烟,同时还戒酒、戒荤腥。他坚持忌口,加强锻炼,希望能尽快体检合格,用最好的状态为那位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提供帮助。为此,妻子还专门为他定制了全素食谱,“因为饮食要求清淡,本来喜欢吃辣的他却没再碰过辣,我做菜时也格外注意,少盐少油,不放肉,那几日吃的饭菜几乎都没有味道。他每天还得坚持锻炼身体,感觉没两天就瘦了好几斤。”说到这儿,妻子忍不住地心疼。

终于,通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李先生第二次采血检测达到了捐献要求。按照中华骨髓库的捐献规定,捐献者原则上在本省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而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最近的定点采集医院位于省会石家庄。就在李先生准备从邯郸赴石家庄捐献时,令他没想到的是,疫情突如其来,石家庄全市实行全面闭环管理,捐献计划再一次被打破。一边是疫情,一边是焦急等待的患者,李先生决定逆行而上,“不救患者,他的命可能就没了,虽然有危险,可我也得去。”

经过多方协调努力,1月6日,李先生和妻子在邯郸市自行检测核酸后,持阴性结果前往石家庄。1月11日下午,经过5个小时的采集,共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液357毫升,李先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下午5时30分,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北京、河北两地多个部门的爱心协作和接力,顺利抵达北京患者所在的医院,当天夜里造血干细胞就被输注到患者体内,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李先生也成为2021年河北省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如今,李先生和妻子已经返回邯郸家中,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刚开始捐献时,心里也没想那么多,但是中间经过这么多坎坷,感触反而更深了些,我一点小小的付出能给别人带来价值,就是我的幸福。”李先生说,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心里面一块石头也放下了。接下来,等隔离结束后,他想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和同事一起把好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关。

(应被采访人要求,文中小良为化名) 

邯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薛雅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