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嘴里“跑出的火车”,你“坐”过吗?

主播嘴里“跑出的火车”,你“坐”过吗?
2020-10-29 08:48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冯亚丽

作为一种正在“全民化”的营销方式,直播带货对拉动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直播带货起势太快,导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也受到不少诟病。有的主播为假冒伪劣产品代言,向粉丝推销“三无产品”;有的主播夸大其词,涉嫌虚假宣传;有的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定价是大型电商平台的2~3倍,利润空间极大……

为此,对于直播带货,业内人士呼吁市民消费需要理性。

带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现在由于生活习惯及消费方式的影响,很多市民选择网上消费,既方便同时也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但如果市民选择稍有不慎买到的商品就有可能质量不佳,甚至是次品。

36岁的市民马女士就属于典型的“网购狂”。她告诉记者,她是某网红的“铁杆”粉丝,前段时间该网红在网上直播卖床上某品牌的四件套。直播时该网红宣传该四件套质感是如何好,原价999元的四件套,现在仅需要399元,是您最佳的选择;同时他还不忘“善意”地提醒市民理性消费。由于她是该网红的“铁粉”,对其也深信不疑。她通过抢购购买了一套,结果邮寄到家后,发现质量远远没有该网红宣传的那么好,顶多也就200元/套那种质量,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退货。无独有偶。现在天气逐渐变冷,市民郝女士也从一位网红直播带货的快手上选择了一套秋衣秋裤,秒杀价格39元,结果邮寄过来后发现,秋衣秋裤的质量简直让人唏嘘,薄如蝉翼,让人不敢苟同。有同样直播带货购物“受伤”经历的市民李先生,从网上直播平台购买了一组电动车电瓶,因骑的路程跟之前的电瓶相比还没有一半远,他就找专业维修电动车师傅检查、维修,结果发现电瓶竟然一半是空的……

对此,10月10日—26日,记者暗访了我市一家直播带货基地,也的确发现不少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直播基地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由于他们订购量比较大,所以进价也比较实惠:他们网上卖的10根装的某品牌鸡肉火腿肠5.9元,批发价不到2.9元,且在直播带货短短的半个小时,他们就卖出500多单;女士用的某牌子面膜,咱们正常的面膜一包10片装得几十元,从广州那边进货只有3—5元,他们通过傍名牌,来忽悠消费者……同时,该负责人表示,由于粉丝的层次及其消费水平制约,他们也会根据粉丝层次推出不同的商品,高端粉层推出高端的商品,低端粉层推出“物美价廉”的货物。

直播带货门槛低秩序乱

现在网络直播日渐盛行,不分文化水平、身份等人人可以做直播,为此乱象丛生。现在很多投机取巧的人,借着直播带货管理属于空白期或者前期机会,做起了卖“直播证”生意。

日前,记者在丛台区创业中心采访时,就遇到前来找网红“武百万”(下文简称“小武”)洽谈合作的某培训机构一位女子。她告诉记者,他们总公司在天津,邯郸只是一个办事处,现在直播行业比较混乱,人人都可以做直播。将来国家肯定要在这方面进行规范,需要持证上岗。他们公司从事办理直播证书的生意,每个证需要交纳8800元,培训内容是《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目前他们只是进行网上培训、网上报名、网上交费。当记者问其只有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如有实操方面的培训需求怎么办?该女子说,他们没有实操,如果想进行实操,他们可帮助联系培训老师……

小武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三拨找他合作让直播人员办理“直播证”的人员了。他坦言,由于直播带货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给一部分人带来投机取巧的机会。目前,政府还没有明确出台相关规定,规范直播人员持证上岗。同时他还给记者列举了网上直播个别乱象,他说近期有人在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直播结束后又把钱拿回来,这种现象在网络直播中并不少见。

业内人士:规范“直播带货”有必要

“直播带货”是时下电商行业备受热捧的营销模式,一大批名人、网红当起主播,还有一些普通人也玩起“直播带货”。由于网络主播、内容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有些网红只在镜头前推荐产品,事先对产品没有全面了解,致使“直播带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消费者反映,一些通过直播购买的商品质量不高,“三无”产品掺杂其中;一些大V带货也频频“翻车”,数据遭到质疑。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为“直播带货”立标准、定规范,这并非阻碍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而是要规制各种乱象,避免其成为法律监管空白地带。对于直播平台应严格实行备案及许可,对主播实行实名制认证,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制度,以及信用等级管理体系;把存在售假、伪造流量等行为的主播、“网红”列入失信名单,无疑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带货直播”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规范网络直播销售行为,今年6月30日,中国广告协会制定了《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7月1日起实施,重点规范直播带货行业刷单、虚假宣传等行为。作为国内第一个关于网络视频营销活动的专门自律规范,直播带货首次有规可依,也填补相关行业规范空白,回应消费者的期望。《规范》中明确指出,主播入驻网络直播营销平台需实名认证,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虚构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等,为直播带货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邯报融媒体记者 李治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