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座大型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七十周年记

新中国首座大型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七十周年记
2020-10-21 09:02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柴珊珊

巍巍丰碑,光耀中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按照中共“七大”会议精神,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129师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革命烈士修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首座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抗战时期八路军牺牲最高将领——左权将军的长眠地,新中国第一个国葬举行地和第一次全国烈士陵园工作会议召开地,在全国同行业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最多。这座红色丰碑,记载着晋冀鲁豫边区波澜壮阔的光荣历史,昭示着革命英烈为国家、为民族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

一、深厚的历史底蕴

1945年6月17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七大代表及延安人民代表举行了“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笔题词,并酝酿抗战胜利后建立烈士陵园。1946年3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晋冀鲁豫边区首府邯郸市隆重召开。3月30日,大会通过了建立烈士陵园的决议。当天下午刘伯承、邓小平等偕同全体参议员到选定园址举行破土奠基,刘伯承司令员挖了第一锨土并发表讲话。

建造一所规模宏大的纪念建筑群,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全国抗战胜利后,又进行了上党、平汉战役,南面的安阳、北面的石家庄、东面的广府都还没有解放,建园所需设备、物资、建筑材料匮乏,道路交通不便。烈士陵园就在这战火纷飞、硝烟未尽、困难重重的岁月里开始修建了。1949年2月5日,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定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并请朱德总司令题字。新中国成立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直管。1950年秋,烈士陵园建筑群工程初步结束,从兴建到竣工,历时5年之久。经中央决定,左权将军灵柩移葬与烈士陵园落成典礼同时举行。1950年10 月20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登消息:“左权将军等烈士灵柩移葬,今在邯郸举行移灵典礼,中央人民政府等单位代表前往公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同时举行。”10月21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与安葬左权将军暨诸烈士纪念大会隆重举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国葬”,英灵终于在这片光芒普照的热土下安息。10月22日,在陵园宾馆,内务部长谢觉哉亲自主持召开烈士陵园工作会议,确立了重点工作从园区建设转向英烈宣传。从此,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肩负起了“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神圣使命。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建设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的归途中,特意在邯郸下车,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谒。1959年6月4日,周恩来总理来园参谒并作出具体指示。1948年4月,朱德、陈毅、刘伯承等从鲁西南濮阳前线来到邯郸陵园,听取了关于陵园建设的汇报,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之后,朱德心中仍惦记着邯郸陵园的工作,嘱咐秘书致函陵园,表彰全体职工,并寄来边币200万元进行慰问。陵园第一届主任张芥士在职工会上宣读朱德来信后,大家深受感动,一致建议把这笔钱用来修建“左权将军纪念馆”前的石拱桥,并亲切地称它为“朱德桥”。不久,陈毅再次来到陵园,在陵园宾馆里挥笔写下著名诗句:“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光辉照环宇,成仁齐圣贤。大众歌盛德,英勇足世传。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

二、辉煌的发展成就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园区主要纪念建筑(景点)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左权将军墓等。其中,左权将军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56位烈士入选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一代又一代陵园人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建设初期,国家正处于三年经济恢复期,却仍对陵园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征地并投资修建了烈土纪念堂,将左权将军墓南侧的“湖心亭”改建为“左权将军纪念馆”并布展对外开放,周恩来总理来园视察并提出调整意见。之后陵园定期组织对纪念建筑进行集中粉刷修缮和题词、匾额贴金,为各界参观谒陵群众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

1953年3月,经刘伯承批准从南京中山陵移来奇松异柏360棵后,不断进行绿化提升,由最初简单的移栽、扩种到后来的嫁接、景观打造,并进一步提升园林苗木工作机械化水平和病虫害防治能力,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形成如今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绿树常青、花开四季的生态格局。

持续开展史料征集,先后到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及周边地区征集烈士资料,丰富馆藏内容,多次深入党史、方志等部门及烈士家乡和牺牲地征集烈士遗物和挖掘烈士资料,不断拓宽史料研究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现有园藏文物资料2.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38件。现有基本陈列三个,几经改陈后呈现出精益求精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展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同时,根据不同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临展作为基本陈列的补充。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建纪念广场、改造园区监控系统和旅游厕所、翻建影像展示教育厅等,2011年12月16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逐步进行了左权将军纪念馆环湖改造,纪念堂(馆)避雷设施安装,生态停车场和消防设施改造,垃圾储运站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及园区标示标牌、休憩座椅、垃圾箱等服务设施全面维修和更新,确保基础服务设施功能有效发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现已成为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红色旅游圣地。

不断创新宣教形式,丰富宣教内容,提高宣教质量,宣教手段多姿多彩。编撰连环画、宣传册、题词集、文物专刊、宣传书籍,拍摄系列宣传教育专题片,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推介,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将烈士事迹整理编排成舞蹈、快板、情景剧、红色戏曲联唱等喜闻乐见的红色文艺节目搬上舞台,进一步增强宣教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发挥地方特色,联合大中院校,建立广泛学教平台,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探讨红色文化的传承开发,掀起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潮。

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新一届党委班子,认真贯彻“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办园方针,求真务实、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开拓创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要求,发扬创新、实干、担当精神,重点实施“1123”工程,咬定1个目标——全国同行业一流标杆,夯实1个基础——园区环境提升,打造2个品牌——新时代大讲堂、初心剧社,搭建3个平台——“河北省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研究会”“中国英烈碑刻博物馆研究中心”“朝鲜义勇军烈士史料研究中心”,使陵园在建设发展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三、切实的目标愿景

七十载风雨洗礼,新时代丰碑永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将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谋划新局面,谱写新篇章。为着力提升烈士纪念设施品位与内涵,陵园谋划全国第一次陵园工作会议会址修复、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史馆建造以及一系列文物保护和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并为“十四五”规划编报涵括的多个项目做足准备。

为喜迎建党百年华诞,烈士陵园将以一系列文化盛宴献礼。一是谋划编排《左权家书》舞台剧,以左权、妻子、女儿之间的家书为题材,创作大型舞台剧并进行巡回演出;二是收集整理关于题词、家书以及新中国第一个国葬鲜为人知的故事,谋划出版系列相关精品书籍,拍摄系列纪录片,编排情景剧,举办专题临展,讲述更多背后的故事,增强广大群众对陵园、对烈士的情感认同。三是持续加大烈士事迹宣传力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筹备著名英烈事迹临展,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陵园将永续先烈精神,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无穷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