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鞋”千针万线绣出“小康路”

“虎头鞋”千针万线绣出“小康路”
2020-08-29 15:29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柴珊珊

圆圆的“虎头”,神气的“眼睛”,小巧的“耳朵”,霸气而不失可爱的“王”字……一双双虎头鞋,像一只只憨态可掬、神气活现的小老虎,它们出自永年区张西堡镇李庄村武香环之手。

原本在民间寓意驱病辟邪的虎头鞋,在武香环的手里则成了致富的“利器”,带动着600多户村民奔走在小康路上。

武香环展示村民在家中制作完成的虎头鞋。

与虎头鞋结缘

1965年,武香环出生在永年南七急村。那个年代,农闲的冬季,村民大都以看戏看电影、串门聊天打发时间。而武香环的母亲则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人缘好,善于助人,邻居们喜欢找她帮忙剪花做鞋。武香环经常能看到母亲起早贪黑缝制虎头鞋,看着母亲绣,自己也爱动手缝几针。没想到在姊妹中,她不仅缝得认真而且用心,母亲就想把这门缝制虎头鞋的手艺传给她。

母亲缝制虎头鞋的情景,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脑海里。不到十岁,她就跟随母亲学习虎头鞋的刺绣、锁边、制鞋等手艺。1978年,初中毕业的武香环回乡务农,一次偶然机会,她迷上了缝纫机刺绣,并一发不可收。农闲时,她就在家琢磨缝纫机刺绣,不懂时就去周边村看一看那些老手艺人是怎么绣的,回来自己再研究、再琢磨。一个月下来,她就熟练掌握了缝纫机刺绣技术,尤其钟爱虎头鞋。

那个年代,一岁左右的幼童都流行穿虎头鞋,不仅利于孩子走路站稳脚跟,而且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护佑孩子健康成长。“我制作的虎头鞋特别受欢迎,而且光一双鞋头就能卖五毛钱,十里八乡的都来找我买,不用出门儿就卖完了。”回忆跟母亲做虎头鞋的日子,武香环的嘴角扬起美丽的弧度。

22岁,武香环嫁到了李庄村,带走的不仅有嫁妆,还有做虎头鞋的手艺。

刚来到丈夫家里,她时不时地做几双虎头鞋,送给村里的亲戚和朋友。他们看了,都夸她手艺好。婆婆看到她巧手做出的虎头鞋,欣慰地说,“我儿子娶了个巧手媳妇,是他的造化”,并且全力支持她卖鞋头挣钱这门生意。得到长辈的鼓励,武香环仿佛有了更多的能量,改变世代穷苦的生活,成为她最初的梦想。

武香环的爱人王元亮,也是位勤劳的农民,他靠自己的能力,除照顾好自己的土地外,还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补贴家庭生活开销。拥有这样的媳妇,他既知足又满足,对妻子想做的事,更是鼓励和支持。

在家人的帮扶下,武香环走上了艰辛而充实的创业之路。

虎头鞋做工复杂,仅鞋头上的虎头样式就需要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则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做鞋,但是这虎头鞋的鞋头却不是人人都会做的。起初,武香环只做虎头鞋最漂亮、最繁琐且难度最大的鞋头。“一个鞋头就要十几种色彩的棉线,鞋头样式就有六七十种,一天我最多只能做十几双鞋头。”

由于武香环缝制的鞋头做工精良,货品常常供不应求,顾客上门要货络绎不绝。“为了满足需求,我和爱人合计商量,大胆地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他们一下子就购买了十几台缝纫机,决定在本村和附近村里招收手艺好的工人。

连武香环本人也未想到,结婚没多久,自己一下子就发展成为家庭作坊式的小老板。

村民在制作虎头鞋。

勤劳带动发展

传统虎头鞋式样单一,而农村的花花草草给了武香环创作灵感。她把“老虎”的“眼睛”绣成石榴形,“眉毛”改成小公鸡,鞋头添一圈毛茸茸的兔毛,再缝上两只逼真的小耳朵,各式各样的“小老虎”就在她手里活灵活现诞生了。

有了工人,她便有了更多时间琢磨虎头鞋鞋头的样式,“我把琢磨出的鞋头样式画在一种透明的玻璃纸上,沿着图案扎上针眼,再在纸上倒上少量汽油,下面铺上布,汽油沿着针眼滴落在布上,就印出了图案。工人们再按照图样缝制。”一个晚上,武香环能印出几百张图,方便工人在布上绣制。

因图案新颖、用料考究、做工细腻,武香环绣制的虎头鞋很快出了名。不仅十里八村的乡亲请她做鞋头,周边的肥乡区、曲周县、鸡泽县等地都来她这里批发虎头鞋的鞋头,就连河南等外地的客商也慕名而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武香环的生意非常兴隆,活儿多得让她感到人手又不够用了,订单堆积如山,货品却缝制不出来。“那时,我们在所住房子周边搭盖着棚子,工人就在棚子里干活。”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她的手因长时间工作都被冻烂了,却一刻也不停歇。

勤劳换来了富裕,武香环家成为李庄村屈指可数买上三马车的农户,也成为该村首批先富起来的万元户。

面对客户激增的需求量,武香环与家人商量后,又一次开始招募工人了。这一次她不需要工人来她的作坊工作,只要愿意做这份活计,在家做就行。“我提供材料和图案,他们做好鞋头送过来就行,计件付工费。”这样的工作方式,让她在短短时间内就招募了100多名村民。

队伍的迅速壮大,货品的出货率加快了好几倍。她负责上门培训工人,并把关货品的质量,不知不觉间,她在带领全家致富的过程中,也带动起周边村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绣花和缝制工艺的不断进步,缝纫机绣花已渐渐落伍。2006年,与时俱进的武香环也赶超时代,与爱人一同到石家庄和武汉绣花机器厂家考察学习。回到邯郸后,他们通过武汉绣花机器厂家在邯郸的代理,花六七万元购买了第一台电脑绣花机。

“电脑绣花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货品的出货量,绣制的图案栩栩如生,以前我们用的绣线都是稍粗的棉线和腈纶线,绣花机上用的都是丝光线,绣线更加细腻有光泽。缝纫机绣一天能绣240余双,电脑绣花机一天能绣700余双,大大提高了产量。”随后,2007年和2008年,武香环又每年各购置了一台绣花机,三台机器嗡嗡作响,她的作坊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我们既有机绣,又有手工绣的虎头鞋鞋头,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000年后,人们越来越爱买成鞋,武香环也结合市场的需求开始制作成品虎头鞋,她设计的样式惟妙惟肖、活神活现。

武香环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在这条致富路上,她也曾累到体力不支,遇到困难时也曾哭泣抱怨,但她没有退缩过、放弃过,一直坚定而目标明确地向前走着。

武香环(左)在指导村民制作虎头鞋。

善心带动致富

致富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困难荆棘也时刻发生。2015年3月的一个下午,武香环的家庭作坊突然火光四起,最终连自己居住的房子也一并烧完了。“由于房屋内摆设着各种易燃的布料和线绳,见着火星就着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奋斗多年的成果被付之一炬,她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不过就是从头再来,没啥大不了的,谁还不遇点糟心事。房子和厂房没有了,正好盖新的。”一句淡淡的话语,她就把这件难事翻篇了。

解决自己的困难,她果敢决绝的性格,为她创出一番天地。解决别人的穷困,她也是立竿见影。

武香环在事业发展最需要工人的时候,动员周边村家境贫困的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加入,把材料发给他们,各自在家中制作。“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和家事,还能挣钱。”

李庄村村民杜新荣,家境十分困难。武香环得知她的境况,主动要求她加入做虎头鞋的行列,还手把手地教她做活。“香环对我家的帮助特别大,在家做虎头鞋,我一天最少能挣六七十元,既能在家养身体,还不用外出,我们全家心里都特别感激她。”

永年区张西堡镇大屯村村民段林英,因儿时小儿麻痹导致两腿不能走路,她托人找到武香环说她想做虎头鞋挣钱养活自己。得知她的情况后,武香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并且每次都亲自为她送材料,再把做好的鞋拿回来。或许是这机会得来不易,她做的鞋总是最好的。“现在我能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而且家里还盖了新房子,这全靠香环给了我这个机会。”段林英说。

2011年,武香环注册了“香环”牌商标。如今,“邯郸市永年区香环手工艺虎头鞋厂”制作的“香环牌”虎头鞋已成为一个集六七十种花型、年销售额300多万元的特色产业,受到国内外民众喜爱。

当下,她的虎头鞋已卖到了云端,阿里巴巴、淘宝网、拼多多等线上就有6家店铺,一天销售额就达3000—4000元。

一路走来,武香环带领着600多户走在奔向小康生活的致富路上,一路荆棘、一路向前,一路为他们铺满“幸福之花”。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圆圆/文 郝群英/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