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工厂里的小康情——德帆警用装备制造(河北)有限公司响应工商联“百企帮百村”工作掠影

微工厂里的小康情——德帆警用装备制造(河北)有限公司响应工商联“百企帮百村”工作掠影
2020-07-24 10:21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韩璞

“技术门槛不高,工作也不累,收入有保障。关键是离家近,十来分钟就能到家,每天上班不耽误我回家照顾老人。”说这话的是馆陶县粮画小镇扶贫微工厂职工胡章乐。

胡章乐是房寨镇西浒演村建档立卡户,父亲有病,常年需人照顾。他作为身边的儿子,离异独身,成了老人身边的孝顺儿。可总是照顾老人,无法外出打工,生计如何着落?德帆警用装备制造(河北)有限公司的扶贫微工厂给了他一条路子。

微工厂距离他们村只有2公里,工厂的工作非常简单,给军用帐篷安装旋钮、装袋打包。这些工作,胡章乐能够轻松应付。工资计件,来去自由。每安装一个旋钮工厂给两毛钱,胡章乐每天可以轻松安装400个,可收入80元,还不耽误回家照顾老人。

按照企业规定,作为建档立卡户,胡章乐还要比别人多领5%的工资。

炎热夏季,微工厂的高大厂房内,空气清凉。在内劳作的工人们说,工厂内比家里凉快,在这里能赚钱,还可以消暑。

微工厂外的草地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红色的大字,威严矗立。德帆警用装备制造(河北)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新权告诉记者,他从军八年,在部队受党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的初心和使命。”闫新权说,从部队回来,他从内心就抱定了一个致富为乡里的使命。

在中国最大箱包生产销售基地——白沟干销售期间,他发现从事这个行业的多为妇女,她们是家庭主力,既需要照顾老人,又需要看护孩子。于是他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既能就近吸收家庭妇女就业,又能解决照顾老人孩子的矛盾。

2008年底,在同学的帮助下,闫新权租下了家乡房寨镇河寨二村的旧厂房,招募农村妇女,创办了箱包加工厂。凭借他的销售经验,他的箱包市场不断扩大。随着订单的增多,他又在附近的王庄开办了第二个微工厂。2017年,响应工商联“百企帮百村”的号召,他在粮画小镇又创办了第三家微工厂。

与通常进园区的企业不同,闫新权的微工厂选择的建设地点就在几个村落之间,为的就是方便留守妇女和部分贫困家庭就近就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吸收的就业人员越来越多。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加工数量的迅速增加,目前,公司已是一家集箱包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现有缝纫机、裁带机等生产设备600余套,职工800多人。其中,残疾人36人,贫困人员150人,军人家属82人,其余均为农村留守妇女。

在馆陶县脱贫攻坚活动中,闫新权的公司以箱包加工产业为依托,2017-2018年,主动承接1315户贫困户财政扶贫到户资金761.8万元,保证贫困户年终不低于10%的保底分红;2019年,扶贫资金增加至875万元,年保底收益7%,闫新权按时足额完成了贫困户的分红任务。

闫新权建设的5个“扶贫微工厂”,先后荣获“馆陶县脱贫产业示范基地”“馆陶县退伍军人创业示范基地”“邯郸市残疾就业示范基地”“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公益扶贫奖”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光荣当选河寨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被馆陶县扶贫办,授予“最美帮扶人”称号。

“老乡的小康,就是企业的担当。”闫新权说,下一步他们继续扩大市场规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出口贸易,直接对接国外客户,让馆陶的箱包走向世界。

闫新权谋划着在路桥乡、柴堡镇,再建两个微工厂,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让微工厂,就近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走向小康。

邯报融媒体记者 程益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