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曲峧村脱贫见闻:昔日穷得“狗不理”,如今变成“香饽饽”

涉县曲峧村脱贫见闻:昔日穷得“狗不理”,如今变成“香饽饽”
2020-07-16 10:10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柴珊珊

涉县曲峧村支部书记李军民说:“因为穷,以前连狗都不愿意往俺们村跑。我外出办事、开会,人家一听是曲峧村的,就不愿意打交道。而现在,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村里摘掉贫困帽子,微工厂、大棚、产业园建起来了,俺们成了市、县、乡的‘香饽饽’!”

在村民眼中,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就像是变魔术一般。而让村民钦佩不已的“魔术师”,就是市委党史研究室驻村工作队。

冀晋边界上的穷山村

涉县位于邯郸最西头,曲峧村则位于涉县西北角,往西出村就是山西省的黎城县,与邯郸主城区距离颇远。在涉县,曲峧村是有名的大村、落后村,还是全市深度贫困村之一。由于地处山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小,又因常年雨水不足、没有水利灌溉设施,粮食产量很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种植售卖核桃、花椒、黑枣等耐旱山货和外出务工。

“曲峧村有个外号叫‘小曲峧’。但是曲峧村可不小,由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一千多户,总人口3100余人,算是个大村。我才到那儿的时候,听到这个外号,就问村干部为啥叫这个。村干部告诉我,虽然曲峧村村大人多,但就因为穷、破,慢慢有了这种带点歧视的外号。”老杨说。

老杨叫杨红新,现任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2018年,55岁的老杨到涉县曲峧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

“2018年工作队入村时,全村共有未脱贫户53户69口人,脱贫享受政策户77户237口人。”老杨回忆起当时形势严峻的扶贫工作,仍感觉“压力山大”。“工作队连我在内,一共3个人,得想办法让69人脱贫,防止200多人返贫。说实话,当时愁得一整晚一整晚地睡不着。”

李军民是曲峧村的支部书记,说起以前的曲峧村,他更是满肚子的话。“简直就是狗都不搭理。那时候,不管到哪个单位,一听是曲峧村的,就回一句,‘不跟曲峧村打交道’。我到镇里开会,基本上每次通报批评都有曲峧村,表扬基本一次没有。可以说,曲峧村在全县排名倒数。有来过村里的人,告诉我说,你们曲峧整体落后时代二三十年了。”

杨红新等人与曲峧村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市里来了驻村工作队

2018年,为精确掌握曲峧村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阶段脱贫工作,工作队一进村就对贫困户进行逐门逐户的走访摸底。

“方式就是跟贫困户唠家常、谈谈心,目的是了解记录贫困户家庭人口状况、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等情况。”老杨说,要想村民给你交心、说实话,需要方式方法。他的方法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农民,从服饰、语言到打交道,都得尽量靠近乡亲。

老杨是肥乡区人,今年57岁的他已在市里工作了几十年,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带着一股子浓浓的涉县农村味儿。聊天时,听到记者喊“杨主任”,杨红新笑着说:“喊‘老杨’,亲切,乡亲们都叫咱‘老杨’。在村里,有些上岁数的(老人)记不住三个字的名儿(即名字),但叫一遍‘老杨’就都记住了。”

服装上,老杨和两名队员王玮琼、闫志恒也总是一身休闲装。“如果排除掉开会,快三年我没穿过需要腰带的衣服了。”老杨笑着说,一身正装很难和村民打成一片。

有了深入调研后的第一手扶贫资料,对该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发展愿望等有了清晰认识,老杨心里才踏实了不少,“心里有数了,哪怕困难再多,也能找到对策”。

在经过与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反复商讨后,驻村工作队最终拟定了曲峧村扶贫发展规划:在2020年前,要以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为前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发展脱贫产业、山货交易为重点,以中药材种植为依托,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让曲峧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水通了,路好走了,村变美了

吃不上水,曾是曲峧村村民最为难的事。

“因为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得打水窖。”村民宋长所说。2018年,老杨三人到村后,多方征跑,筹到300多万元资金,打了一口深水井,给每家每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原先进村的大路很窄,根本没法会车。村里的小道也都是土路,难走不说,还没路灯。现在进出村的柏油路建好了,宽了也平了。村里的小路也硬化了,路灯也装上了,可方便我们这些老人了。”宋长所说,“现在十里八村谁能不说一声‘曲峧村建得好’?都羡慕得很。”

修广场、建车库、沿村绿化……老杨等人为改善曲峧村人居环境做了很多工作,但最让村民印象深刻的是,堆积多年的垃圾终于清除了。

“原先村里堆着大片的垃圾,差不多有一人高。我原以为是谁家的房基地,走近一看,吓我一大跳,群众对这个意见很大。”老杨回忆说,因为垃圾过多,工作队动用了几辆铲车和货车,拉了近一个月才清理干净,改善效果立竿见影。

李军民说:“现在我去县里、乡里,感觉都有脸面。一说我是曲峧村的,人家都会夸我们村建得挺好,也愿意跟我谈事情。”

杨红新到扶贫微工厂走访。

产业扶贫,富了村子和群众

“有了产业支撑,群众才能真正脱贫。”老杨扳着手指头介绍,建设扶贫微工厂,建成4座食用菌大棚、600亩中药材防贫产业园、农贸市场和超市,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十几万元的收益。

曲峧村的扶贫微工厂包含缝纫加工、核桃油压榨、核桃加工和冷库等项目,除外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5550元外,还能安排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裴红叶是扶贫微工厂的工人,自身患有肾病的她,如今正抚养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和已成为孤儿的侄子裴小兵(化名)。

“有了这个微工厂,咱也不用外出打工,守着孩子老人和自个儿家,就能把钱赚了。俺每天缝纫加工能挣三四十块,虽然挣不了大钱,但足够家里花了。”裴红叶说,再加上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家里的日子并不难过,侄子生活学习的条件也不算太差。

老杨告诉记者,微工厂的几个项目中,核桃加工最受欢迎。“核桃加工,劳动能力不足的人员也能胜任,加工费一斤能挣一块钱。不管是老人和小孩,不管是在家在外面,聊着天就能把钱赚了。”

农贸市场和超市项目外包后,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宋军梅是超市的承包人,每年需要付给村里3万元。这个数字在村里并不算低,但心里有数、生意红火的她并不发愁。驻村工作队队员闫志恒说:“黎城县东阳关镇的不少人,每天还到这来买东西,生意是真不赖。”

陈井全展示他养的蜂。

帮扶,一家一策,一人一策

驻村两年多来,老杨总结了不少“扶贫经”。除了按照要求,帮助贫困户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外,还得帮扶结合,先帮后扶,并且一家一策、一人一策。

“帮是一时的,扶是长期的。对于一个贫困户,你得首先看他有啥条件,有没有劳动能力,有没有技术,能干啥,为啥不能脱贫。”老杨说,碰到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老人,就尽快落实扶贫政策;遇到资金或者技术问题,就给其申请帮扶资金或者组织外出培训学习技术;作为外出务工大村,如果务工遇到问题了,工作队还会帮忙解决。

64岁的陈井全是一名孤寡老人,虽然岁数大了且身有残疾,但喜爱养蜂。十几年来因缺乏技术,蜂箱保持在两三箱,赚不到钱。虽然陈井全的五保和公益岗位已经能保证小康生活,但陈井全并不满足,仍旧鼓捣着养蜜蜂。

老杨看到后,就安排陈井全到县城培训了十几天,并补助他3000块钱,让他扩大了规模。如今,老人已养了12箱蜜蜂,半年就收获了200多斤蜜。他说:“就等着卖钱了,一斤能卖差不多15块。这多亏了老杨和小王、小闫,我没提,他仨就主动帮忙了。”

老杨说,工作队还十分重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尽心尽力为贫困户破解难题,消除后顾之忧。

贫困户陈国平一家4口,由于两个孩子上学,陈国平双腿残疾,全家只能以养羊为生,条件困难,一家人消极情绪蔓延。说起那时候的日子,陈国平妻子张美英眼里有了泪水。“很难,很难,(现在)一点都不敢想。”

在张美英看来,以前日子有多苦,现在生活就有多甜。老杨等人帮助落实了扶贫政策,还帮助丈夫陈国平申请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让养殖规模扩大到了40多只,收入可观;安排她担任公益岗位,每年增收一万元左右。还有女儿成功入职县医院正式成为一名护士,更是让家里有了盼头……

“闺女能面试成功多亏老杨。闺女学习好就是胆小,之前几次应聘,笔试是高分,面试因为紧张落榜。老杨知道后,就到家里说,‘我来给她培训’,培训了差不多一周,闺女就面试通过了。”张美英说起这个,又对老杨感谢个不停。

如今,陈国平两口子每天早起,妻子割草,丈夫开三轮车运回来,分工明确。陈国平不善言辞,但话语有力,“我这个坐不住(即闲不住),不能光靠政策,自己也得做,挣多少算多少,一天挣一毛钱也不能闲着。”

老杨说:“贫困户干劲越大,咱帮扶的劲头也就越大,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019年,在市里主要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曲峧村顺利通过省市县三级脱贫验收,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整体出列,目前共有脱贫享受政策户130户306人。

今年7月1日,市委党史研究室驻涉县曲峧村工作队获得了“全省扶贫脱贫先进工作队”荣誉称号。对此,杨红新说:“脱贫完成不是结束,曲峧还有很多弱项和不足需要强化提升。我们今年下半年还有一场硬仗,就是争取再打牢曲峧村的基础,铺好今后发展的路子,让曲峧的‘香饽饽’之路走得更顺。”

邯报融媒体记者 赵正杰 文/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