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得胜”了 闺女回村了

德胜“得胜”了 闺女回村了
2020-07-08 16:59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张梦非

↑徐亚茹在德胜村“农光互补”项目区光伏发电板下查看种植的药材长势(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雨后的坝上草原,天高云淡,绿意正浓,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齐肩短发,绛红色卫衣,运动鞋上沾满了泥土……23岁的女大学生徐亚茹在光伏板下的斑驳光影间,俯身察看着自己种下的中草药。

2019年大学毕业后,徐亚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医院实习。今年4月,她告别朋友同学,毅然返回了家乡德胜村。

“在大城市上班多好,二闺女咋回来了?”有村民问徐亚茹的父亲徐海成。

55岁的老徐笑笑没应答,他当然知道为什么:决战脱贫攻坚中,德胜村“得胜”了,村民摘掉贫困帽,村子旧貌换新颜,收入高了,产业旺了,往后日子美着哩!

“今年6月底,村里最后1户贫困户也达到了脱贫标准。”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可就在几年前,这个拥有443户1176人的村子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44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7.8%。

精准扶贫彻底改变了这个坝上穷村的命运。而德胜村的“得胜”之路,正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这是6月23日拍摄的德胜村新民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帮扶下,德胜村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育种、光伏发电和民宿旅游等产业,村容村貌、村民生活发生了“质变”。这一切,徐亚茹都看在了眼里。

穿行于140套新建的二层小洋楼间,建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多数成为危房的旧坯房成为历史;新修的20多公里柏油路和水泥路,也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窘境成为记忆……

可徐亚茹忘不了那些苦日子。大姐2008年考上大学后,每次临行前父亲都要卖掉一头牛当作学费。为供她们两姐妹读书,一家人从牙缝里抠钱。“那时住得也差,一到阴雨天,就得在墙角支上盆和桶。冬天窝在屋里,和外面一样冷……”

一切都在悄然变化。2017年,村里开始发展大棚种植。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徐海成咬咬牙贷了款,共投入10多万元,包了6个大棚,又和朋友在邻村建了22个大棚,种微型薯和一代种薯。2018年老徐家纯收入就达10万元,一举脱了贫。

2019年底,德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万元,是2014年的3倍多,村集体收入更是实现了由“空白村”到“百万元村”的跨越。

脱了贫的德胜村又将目光瞄向了乡村振兴。他们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专业公司,准备将村庄打造成坝上民宿旅游胜地,同时发展康养产业。

“一开始并没有下定决心,也想去见识外面的风景。”接到一个电话后,徐亚茹动心了。

电话那头是德胜张北实业集团董事长董义,他期望德胜村的年轻人能够回来建设家乡。“村里规划发展康养产业,配套中草药种植,你是学这个的,可以回来共同创业呀!”

学中医的徐亚茹早就有种中草药的想法,于是她下定了决心。回村3个月,她就先后试种了黄芪、红花、桔梗等。

其实,回乡发展并不是一时脑热。徐亚茹说,促使自己重新认识家乡、规划个人职业的,主要是发生在德胜村上下的点滴变化。

↑徐亚茹在德胜村“农光互补”项目区光伏发电板下查看种植的药材长势(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过去农忙完,白天树下一堆人唠嗑,晚上聚在一起打牌。如今村民们参加种植培训课、跳广场舞、扭秧歌……比钱包鼓起、物质丰富更可贵的,是父老乡亲们的精气神。

2019年,老徐去青岛参加大闺女的婚礼,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和陌生人讲话都不利索的他,却在台上即兴讲了10多分钟。

“富裕起来了,腰杆子直了,说话也就有底气了。”徐亚茹心里清楚父亲改变的缘由。

闺女回来了,也有了用武之地,老徐打心眼里高兴。去年底,新买了一辆小轿车和一辆拖拉机,新房子马上也要交房了,老徐的干劲儿更足了。

记者在村里遇到56岁的村民徐学海,他原来也是贫困户,去年试种3棚微型薯挣了5万多元。“摘了穷帽不算啥,咱还要奔小康呢,明年打算弄上十几个大棚。”徐学海笑着说。

村里广场旁,十几位村民正忙着打理5月种下的近百亩百日草,据说有6种颜色。蓝天白云下,姹紫嫣红的“花田草海”景象,已在徐亚茹的脑海里浮现。

“家乡变好了,风景更美了。站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这里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徐亚茹对未来充满信心。实际上,1997年出生的徐亚茹并不孤单,如今和她一样回村的年轻人已经有七八个。

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