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好家、好邻、好社区

邯郸:好家、好邻、好社区
2020-06-16 09:56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柴珊珊

我爱我家,好家、好邻、好社区

——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之“社区建设篇”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文化是社区的灵魂。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小区,不仅要有功能齐全、整洁明亮的“硬件”,还应有和谐融洽、多姿多彩的“软件”。有相亲相爱的家庭,有守望相助的邻里,有同心聚力的全体居民,社区才能称得上建设得好、提升得棒。

我市在“三创四建”活动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不仅对安全问题、居住功能、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建设,还尤为注重文化氛围的提升,从各小区整体氛围的特殊性出发,进行小区文化的挖掘和建设,因地制宜地打造文化上的精品社区,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好家风,从处好婆媳关系开始

“中间建起文化廊,艺术元素上了墙,讲文明来说孝道,婆媳对夸不得了,胜过闺女把娘叫……”这是丛台区滏山花园小区居民李学光在几日前写的顺口溜中一段,用来表达他对小区新变化的激动心情。

李学光说,用长达700多字的顺口溜来“夸滏山变化,赞公仆新风”,是自己作为小区居民的有感而发。这其中,最让他感慨的是社区下大力气,在小区搞起了家文化的养成。“‘硬件’啥的好学,模仿着建就成。但是,好家风的培养,这是个长期的建设,一般学不来。”

李学光所写的顺口溜中的“婆媳对夸”,指的是小区建设的“婆媳对夸角”,由一片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小区边角”改建而成。

滏山花园是一个老旧小区,属柳林桥街道柳颐社区管理。柳颐社区党支部书记耿志敏介绍,该小区以省、市、区“三创四建”为引领,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从提高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三感”入手,围绕居民诉求,进行小区改造及社区治理等事务。

“习总书记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因此,我们在小区改造提升中,特别注重营造家文化氛围。按照‘立家规、扬家风、重传承、倡和睦’的宗旨,以家庭为细胞、以楼栋为单元、以社区为整体,营造良好的‘家风’‘楼风’和‘社风’。”耿志敏说,婆媳关系一直都是家庭关系中很重要并且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因此,社区新建了“婆媳对夸角”,并定期开展婆媳对夸,将婆媳间的“背后互说”演绎成“当面对夸”,巧妙地化解家庭矛盾,解开这个众多家庭绕不开的心结。

在滏山花园廊架游园内,记者看到了张贴的几组老照片,其中一组“母女”二十年来的老照片引起了记者注意。

“她们可不是母女,是婆媳,几十年来相处得比母女关系还好,是咱们社区的一对‘明星’。”耿志敏说,她们婆媳为社区居民立了个好榜样,成为“社区明星”后,更让不少家庭开始思考、效仿。

耿志敏说:“我们还开展了婆媳包粽子、‘最美婆媳’及‘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将好家风创建进行到底,注重和睦家文化的养成。家庭和睦了,社区和谐了,社会也就稳定了。”

好邻里,从互助共乐出发

“前些日子我还准备把这的房子卖了,现在给多少钱都不卖,住得舒坦。”在邯山区浴新南街道邯峰小区居民牛尚荣看来,“舒适”是如今邯峰小区最大的特点。“不仅是路面、墙面、管道等硬件重新改建后住得更方便,更重要的是,在社区的帮助下,能和老同事、老邻居更好地相处,过得舒心又充实。”

邯峰小区是邯峰电厂职工家属院,建于1997年,没改造前存在着许多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问题和矛盾。

“别的不说,虽然居民大部分都是同事或者同事家属,但几十年下来,邻居之间的矛盾真不少。”邯峰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娟说,以前社区收到投诉,像谁家的车乱停、狗乱叫乱拉,谁的舞蹈队老是站别的队地方等等。“事儿都不大,但因为这些关系闹僵的也不少,很伤邻里间的感情,更别提互帮互助了。”

借着“三创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邯峰社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张红娟介绍,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社区升级建立了“地缘+守望联盟、业缘+志愿联盟、趣缘+快乐联盟”模式,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活动,形成邻里一家亲的氛围。

“所谓地缘+守望联盟,就是大家住得近,有困难时,可以向社区配备的楼长、物业协调员等人及时反馈,争取有事早发现、能解决,与远亲不如近邻一个意思;业缘+志愿联盟,就是指社区居民绝大多数与邯峰电厂有关,我们把职业相同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便民服务、医疗服务、花草养护等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形成邻里互助的氛围;趣缘+快乐联盟,指的是发动有文体特长、活动热情的居民带头,组建文娱活动队伍。”张红娟说,如今邯峰社区已组建了5个舞蹈队、一个太极拳队,还有乒乓球、书法、快板、合唱等多个兴趣队伍,“类别多,人数多,我们的目的是打造邯峰金色活力‘文员圈’。”

“大家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是同事,又是邻居,有好事一块分享,有困难互相帮忙,可不就住得舒心吗?”与牛尚荣同属一个舞蹈队的王爱珍说道。

好社区,从同心聚力入手

废轮胎做桌子,油桶装饰成吊灯,废旧角铁焊接成书架、沙发,旧衣服、旧床单缝制成沙发套、椅子套……在复兴区石化街道酒务楼社区,有一家居民纯手工变废为宝的“邻里驿站”。

社区书记方冬梅介绍,酒务楼社区是老旧小区,地处主城区边缘,且社区居民多是老年人。长期以来,社区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居民怨气多、邻里矛盾多、安全隐患多,而且居民的生活范围局限于社区周边,非常单调。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方冬梅下定决心,带动群众,让社区来个大变样,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心理状况,“让居民提起干劲儿来”。

她把目光首先瞄向了私搭乱建30年之久的煤棚。这期间,经常会有居民不理解,有时候还会遭到辱骂,但是方冬梅依然没有放弃,挨家挨户给居民耐心讲解改造将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为了发动群众,方冬梅带领社区干部、党员、热心群众,有的手拿撬棍、大锤,有的手推推车,一砖一瓦地拆除了违建,在整个拆迁的过程中没有动用施工队、车辆。边拆边建,在拆完的土地上马上用旧砖进行路面的铺设,在腾出的菜地上修建游园、小广场。“大家手上起了血泡不叫苦、不喊累,衣服上都是‘云彩’叠着‘云彩’。忙到中午席地而睡,有时加班到深夜,其间没休过节假日。”

居民大爷大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帮不上忙的他们,就给熬上绿豆汤、凉好茶叶水。“在边拆边建中,小区变得漂亮了,居民的信心和士气也提起来了,清楚小区改造是大家共同的事儿。”方冬梅说,干部群众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再次发挥“变废为宝”的社区特色,一起捡了8吨石头,垒成了假山,上面写上“自力更生”;找了些木材,动手制成了推车状的木桥,加深居民亲身奋斗的印象;捡回来的大大小小的废旧轮胎,搭上些废铁条,焊接成了个算盘景观,寓意“精打细算”;纯手工打造“邻里驿站”,让居民能一起喝茶、聊天、做手工……如今的酒务楼社区彻底变了样,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意葱茏的小花园,三三两两的居民,闲坐在一起聊天,好不惬意。

正在纳凉的居民周陇生感慨道:“社区变美,靠的是方书记带着大家齐心协力。只要居民一家亲,啥事都好办。”

……

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建设提升工程是个“大命题”,它包含老旧小区改造,又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为主。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市特别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挖掘各个小区的特色和文化特质,在舒适中体现人文和内涵。

从2018年起,我市连续三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1064个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计划完成319个。目前,全市319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征集群众意见、实地调研规划、改造方案会审等工作,所有项目已全面复工或开工建设,开工率居全省第一位,整体改造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力争10月底前全部完成。

邯报融媒体记者 赵正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