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邯郸老房子里的故事:这里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

探寻邯郸老房子里的故事:这里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
2020-05-09 09:29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柴珊珊

近日,邯郸市复兴区军营路社区在拆违过程中,发现一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紧邻其旁的还有邮电所旧址。当年的银行、邮电所是什么样子?是谁在此选址设立?历经沧桑,两处建筑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如今又变成了什么模样?是否还具有建成之初的功能?5月7日,记者带着好奇心,走进复兴区军营路社区,为您揭开上世纪复兴区银行和邮电事业发展的神秘面纱。

军营路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

拆违建拆出旧址

5月7日下午,记者走进复兴区铁路大院办事处军营路社区,在该社区工作人员冯静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军营路胜利桥东侧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前。在记者眼前,呈现出一幢长方形外观的老式建筑,该建筑颜色为红砖灰瓦,看上去颇具年代感,很不起眼,如果不是看到外墙上清楚地雕刻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它根本不会引起记者的注意,过往路人如果不是刻意寻找,也很难发现。该建筑附近,违建已经拆除完毕,让人感觉“破旧不堪”,很难想到这里曾也有过繁华热闹的景象,见证过我市银行和邮电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冯静向记者介绍,这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是前段时间社区拆违建时发现的,之前一直当民房使用,长期有租户在此居住,由于它的建筑风格和周边的民房一样,一点也不引人注意,社区工作人员在拆违时也是看到了外墙上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感觉很好奇,就通过走访在附近居住的上了岁数的老人打听了解,才知道原来这里以前就是一个银行,而且不仅有银行附近还有邮电所、供销社、医院等,是一个热闹繁华的地方。

冯静对记者说,“中国人民银行”旧址这处建筑,从外观看是一个整体,其实它是由两个单位构成,南面是中国人民银行,北面是一个邮电所。中国人民银行的占地面积为257.7平方米,邮电所占地面积198平方米,两个单位属于独立办公,房内结构至今还保持着最初的办公格局。在记者的要求下,冯静拿钥匙打开“中国人民银行”的房门。进入屋内,记者看到正对着大门的房间面积大约有50多平方米,还有两个小房间,房间内除了有之前租户遗留下来的空柜子,其他什么也没有,地面上的废纸、塑料袋杂乱无章,墙壁也是灰乎乎的,房间的吊顶有的已经脱落,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总之一点儿也看不到当年银行的影子。

军营路。

从小和“中国人民银行”做邻居

居民张冬晨从小在这里长大,生于1972年的他可以说见证了这里数十年来的沧桑变化。张冬晨告诉记者,“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大约建于上世纪50年代,他的家就住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侧的邮电所内,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是邮电所的所长。

张冬晨说,他家和“中国人民银行”仅一墙之隔,小时候他经常翻墙过去玩,其实外墙上“中国人民银行”一行字的下面,还有一行字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因为年代太久,已经完全脱落看不出来了。他至今仍清楚地记着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屋内的样子。张冬晨说,银行内共有三间屋子,分别是营业厅、保险柜屋和一间办公室。张冬晨向记者描述,在一进门的营业厅内,有一溜大约1米2高的水泥台子,台子上有高高的铁栅栏直通屋顶,铁栅栏底部有小小的圆形洞口,可以伸进去一只手,方便人们办理业务。营业厅一侧还有一个方形的桌子,桌子旁有一个长条凳子,桌子上有那种蘸着笔水才能写字的笔。

当时每天都有人进出银行,银行里大约有四五名营业员。那时候也没有存折,人们都是拿着一张存单。张冬晨说,他还见到过有吉普车拉走银行保险柜,可能是保险柜里装满了钱就要拉到别的地方,那个年代没有运钞车,吉普车就相当于现在的运钞车了。当时银行后院内住着一家四口人,因为晚上银行也得有人看门,他听大人说,为了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看门的叔叔手里还有一把五四手枪,他当时就觉得好神气呀,可是没有亲眼见过。

张冬晨说,当时他家所在的邮电所全称是邯郸市邮电局胜利桥邮电所,邮电所内每天来往进出的人可比银行要多,大家到邮电所发电报、邮寄东西、汇款、打电话等,尤其是打电话,打电话的人都要排着长队等,待工作人员叫号后,才能进入小隔间内通话,用的是手摇式的老电话,人们打电话的声音都比较大,生怕对方听不到。

军营路在当年是很大很繁华的一条街,紧邻胜利桥旁,一上桥就是火车站,不仅中国人民银行和邮电所建在这里,附近还有医院、供销社、学校、食堂、派出所、政府等单位,经常能看到人们骑着二八型号的自行车来来往往,自行车铃声不绝于耳。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概上世纪80年代左右,这些单位就搬走了。张冬晨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复兴路、人民路的改扩建,军营路上的这处中国人民银行和邮电所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来,这里就一直当民房使用,陆陆续续一直有人居住,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的部分墙体和房顶已经发生破损。

采访结束前,冯静对记者说,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该建筑由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邯郸市邮电局共同投资建设,选址在此地也是因为看中这里是当年复兴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很庆幸在拆违中发现了“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和邮电所这处有意义的地方,通过近段时间和附近居民交谈,大家也都感到惊奇和高兴,上岁数的老人,津津有味地回忆当年,年轻人则大多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它现在太不起眼了。目前,我们的想法是要把这处建筑好好保护起来,尽最大努力对它破损的地方进行修复,同时也希望能找到屋内的相关老物件,尽量恢复原貌,留下历史的印记,因为它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美好回忆。

邯报融媒体记者 周聪/文 范文平/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