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炼就双连冠——肥乡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四个一”炼就双连冠——肥乡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2020-04-03 12:17 新邯郸客户端 编辑:柴珊珊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现“强富美”的有效抓手,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

阳春三月,肥乡区村庄绿化和拆违治乱干得热火朝天。天台山镇西马固村包村干部李广军倍感压力,“咱们肥乡区得了全省‘双连冠’,我包的这个村过去基础差,今年必须赶上来,为全区争光。”李广军说的这个“双连冠”,是肥乡区2018、2019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第一名。

肥乡是传统平原农业区,农村建设欠账大,是什么原因推动肥乡农村面貌实现巨变,在全省考核中连续两年独占鳌头?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近日到肥乡实地走访。

2019年天台山镇东刘家寨村桃花节(资料片) 

一子落带动全局活——

思想定位,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招”

春和景明,行走在肥乡乡间,一幅幅田园美景扑面而来,水泥小道纵横交错,清凌凌的渠水随处可见,村居周围花草树木环绕,一个个小游园、小片林组成的“乡村微景”不同风格、各具特色,令人陶醉……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全力打造高品质城乡生活环境,既要把城区建设好,更要把农村打造好,真正将肥乡建成全市最靓丽的名片、最宜居的地方,让肥乡503平方公里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肥乡区委书记赵洪山说。

2016年10月,肥乡整体由县划转为区。这是肥乡发展历史上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如何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找准在全市8个区中的“立身之本”,从而更好对接、融入、服务主城区,这是肥乡决策者最先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研判分析肥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肥乡区把生态环境作为立区之本,在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立足城郊区位特点,全力打造生态新区、富裕新区、美丽新区,把“生态新区”放在首位,并向全区承诺要用三年时间实现城乡面貌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

抓生态环境从哪里入手?过去的肥乡,309国道横贯东西但两侧杂乱无章,私搭乱建严重;纵穿南北的三条河渠两侧杂草丛生,多处形成臭水沟;农村普遍脏乱差,生活垃圾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生态环境的最大短板在农村,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大变化,何谈城乡融合发展、对接融入主城区,何谈吸引、聚集和承载先进的生产要素。肥乡区乡村三级认识高度一致,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抓“三农”、抓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普惠40多万群众的民生举措,是重塑肥乡对外形象的必然要求。

“基于这种认识,肥乡区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哪里有短板就抓哪里,哪里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哪里基础薄弱就把精力倾注到哪里。”肥乡区政府区长李书平说。2017年换届伊始,肥乡区就启动309国道、定魏线等国省干道拆违整治,四套班子领导齐上阵,9个乡镇60多个部门37个村昼夜奋战,仅用一个月时间,拆除违建3600多处、面积118.7万平方米,切底解决了困扰肥乡20多年的顽疾;2018年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攻坚,新修扩建农村公路583公里,工程量是平常年份的5倍以上;2019年重点推进农村改厕和“双代”工程,90%以上农户从中受益;刚刚过去的2020年第一季度,肥乡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农村庭院绿化和农村绿化,5.8万户农村家庭正在创建美丽庭院,123个农村街道绿化全面提升,近300个农村小游园、小片林成为“乡村微景”……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改变格局。从一开始,肥乡区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摆位就不是一般性的工作,部署就不是一般性的抓法,推动就不是一般性的力度。这是肥乡区农村面貌巨变的首要原因。  

屯庄营乡后营村。

一张图谋定大格局——

以城乡融合理念规划全域,以全域治理突破推动全域提升

驱车沿人民路东行,半小时即进入肥乡区,很快就进入郊野公园、东郊森林公园,意犹未尽之时,滨河公园、肥义公园又映入眼帘;继续向东,刚过城区,凤湖湿地和田寨、后营美丽乡村旅游区向我们张开怀抱……许多人赞叹,在肥乡看不到城市和农村的明显反差,感受到的只有城市和农村不同风格的美丽和舒适。

这是肥乡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肥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没有就农村抓农村,而是站位融合发展,着眼构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一体规划,全域布局。”肥乡区委副书记郑建民介绍,不仅要融入主城区,而且要实现肥乡城区和农村的融合,一体化推进路网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

“一轴三带四板块”是肥乡全域规划的框架,即以横贯东西的309国道为主轴,以域内纵穿南北的东风渠、民有渠、团结渠三条河渠为纽带,把肥乡分为西部引领、东部崛起、北部突破、南部提升四大板块,把503平方公里、265个村庄全部纳入规划,明确每个乡镇、每个片区、每个重点村的定位、特色。这一规划坚持点、线、面结合,全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城区和乡村的互相补充、各展所长、各取所需,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齐头并进,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经过换届以来四年的奋斗,这个规划已经由蓝图变为现实:沿309国道这一主轴,形成10多个风格迥异的公园和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三带”效果初显,东风渠建成水利风景区;民有渠红色文化示范带已经初步形成;团结渠建成17公里滨河景观带。

四大板块特色鲜明,“西部引领”以团结渠为总抓手,打造加快融入主城区的桥头堡;“东部崛起”以屯庄营乡为中心,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北部突破”以肥乡镇、毛演堡乡为重点,打造特色生态产业带;“南部提升”以元固乡、天台山镇为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乡镇一级,实行“组团发展”,打造城区南部、旧店等10大组团,实现区域联动;在村一级,因村制宜、分档提升,高标准完成全区乡村建设规划和265个村庄规划,评出10个红旗村、50个精品村、100个示范村、100个达标村,使每个村建有特色、赶有目标。

融合发展、全域规划为肥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明确了方向,注入了灵魂。目前,肥乡每个村庄、各个节点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力,汇聚成推动肥乡区融合发展的强大力量。

天台山镇西马固村将空闲宅基绿化美化,打造成小游园。

一体化打好组合拳——

软件硬件一起抓,村庄建设治理一起抓,路林水三网一起抓

肥乡镇南西落堡村支书何星涛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村里村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沿村的民有渠水体得到治理,豆漳线翻修畅通了出村道路,七彩园林5000多亩苗木花卉基地就建在村边,许多群众就地变成“三金”村民,拿土地租金、享入股“股金”、挣劳动“薪金”。南西落堡村是肥乡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肥乡区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坚持打组合拳,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村面貌改善提升。

推行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现阶段,生活垃圾仍是农村脏乱差的突出原因。针对这个首要难题,肥乡区拿出2000万元,公开招标确定两家环卫公司,每户发放垃圾桶,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日产日清,在全省创新征收每户每月8元钱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区处理”模式,实现“垃圾不落地”。此外,他们还对全区1180个农村坑塘,统一编制“身份证”,专人监管,定期督导。

持续大力度推进造林绿化。连续4年掀起造林绿化热潮,深入实施庭院、村庄、廊道、城镇周边、农田林网、河渠、林果基地等工程,新增造林面积达到13.56万亩,是“十三五”任务的近3倍,森林覆盖率增长14个百分点,打造了凤湖湿地、郊野公园等一批乡村景区和水岸桃乡刘家寨、菊花小镇南赵等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以城区为引领、乡村为基础、通道为纽带、片林公园为支撑的高品质城乡绿化体系。绿色成为肥乡最大的生态优势和底色。

全力攻坚农村道路建设。2018年完成农村路网建设583公里,其中通村路383公里、村内街道115公里、田间路85公里,农村主街道硬化率、村庄亮化率和地名标志标准化设置率实现全覆盖,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今年将完成100多个村街巷硬化。

创新构建畅通城乡的水网工程。实施东风渠引水工程,连通民有渠、团结渠,覆盖城区景观水系,每年可引地表水2300多万方,既涵养了生态,补充了地下水,还可使4乡镇48个村庄6万群众直接受益。同时,农村老旧饮水管网得到改造提升,农村改厕率达到93%以上,系统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粪污治理,“双代”工作实现265个村全覆盖,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针对“天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陋习,在全省率先倡导“零彩礼”新型婚俗。成立区乡村三级领导小组,制定红白事节俭操办标准,全区9.88万家庭签订承诺书,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巡查,有效遏制婚丧嫁娶攀比之风。移风易俗“六抓六有”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毛演堡宋庄村村民在村内小游园休闲娱乐。

一股劲干出新天地——

“八干”体系齐发力,“干”字当头勇奋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是万事成功的常理。一系列超常规的决策部署,在肥乡是如何落地的?旧店乡东辛寨村支部书记郭志生的一句话说中要害,“从县领导到乡村干部,都是作战员,都在环境整治一线干”。该村与曲周县交界,过去村庄环境差,今年春天分包区领导与乡村干部一起干,带动群众积极参加,两个月时间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的积极性,而这其中,各级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换届以来,肥乡区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一年当作两年用、一届当作两届干”,区级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形成“八个干”工作组织推动和落实体系。

三级书记带头干。区委书记担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既挂帅又出征,实地指导推动成为常态;乡镇党委书记具体抓,守土尽责,干出特色;村支部书记干在前,党旗就插在环境整治的现场,给群众当好表率。

区级领导分包干。全区分东中西三个作战指挥部,区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分任指挥长,区领导和分包乡镇责任捆绑,重点整治任务由区领导牵头组成攻坚小组,把潜力挖尽,把后路铲断,把县级干部的能力作风实实在在地摆出来。

重点突破超常干。对任务较重的区域,坚持兵团作战,先拆后绿,攥紧拳头重拳出击。正肥乡、贾南线、南城线、豆漳线、定魏线……四年时间,已经有10多条县乡道路一改过去的脏乱差,成为靓丽风景线。

示范带动引领干。抓一个,带一批,影响一片。每个乡镇选取3-5个村庄,集中整治,打造样板、树立典型,形成燎原之势,带动周边村庄环境整治。

观摩拉练比着干。区四套班子观摩,乡村干部观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通过一轮轮实地观摩树立真抓实干导向,传导争创一流压力,让后进的坐不住,先进的不敢懈怠。

量化排位倒逼干。区农业农村局每月督导检查、明查暗访,区级领导带队每季度走遍全区所有农村,量化打分,排队通报。先进的有奖励,后进的鞭策,连续后进的村,支部书记要在电视台公开表态。一层层压力传导,使各级干部始终处在环境整治的“进行时”。

精力下沉带着干。全区80多个区直单位全部分包村庄,千名干部下基层,聚焦民生转作风,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区直部门、机关干部与乡村两级一起干,机关干部提升了群众工作能力,农村干部开阔了视野,既增强了基层工作力量,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凝聚合力共同干。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没有局外人。今年春季,肥乡区发出全民义务植树、共建美丽肥乡的号召,全区1.3万名党员、50多家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在外乡贤积极响应,到农村植一片林、添一抹绿、润一方土,用实际行动助推肥乡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再迈上一个新的水平。

和熙春风里,天台山镇天台山村张希林老汉正在门口的小游园侍弄花草,淡粉色樱花开的浓烈,四季青透出新绿,红柱黛瓦的四角凉亭幽静而温暖。“现在农村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幸福了。”张希林感慨说:“特别是,厕所改了,燃气通了,就跟生活在城市一样,很方便。”2018年度肥乡在全省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获得“双第一”,并成为我省唯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2019年度,肥乡再次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得分最高,蝉联综合考核前30名县(市、区)榜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站在新的节点,又将如何谋划?“新的一年要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着力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城乡社会治理融合。通过走好融合发展的路子,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肥乡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肥乡区委书记赵洪山点明了今后工作重点。

奋斗者是最美丽的。我们感受到的肥乡农村变化之美、生态环境之美,其实是肥乡干部群众的奋斗之美。

涌动奋斗激情的肥乡,变化才刚刚开始。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虹 常雪平 通讯员 焦刚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