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成安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19-10-16 11:06 邯郸新闻网 编辑:李天一

成安县道东堡乡位于成安县城北1.5公里处,毛主席视察成安纪念馆、周总理视察成安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都位于该乡境内。近年来,道东堡乡整合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集中力量成方连片打造集红色教育、农业采摘、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主题小镇,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资产,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逐步带动当地群众走上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壮大红色产业

驾车从313省道拐上曹前线,远远便能看到一座三面巨大红旗造型的桥体横跨在公路上空,桥身上“红色小镇”四个金色大字格外耀眼醒目。“红色小镇的标识是去年建成的。”道东堡乡党委书记牛利锋对记者说,“道东堡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但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我们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努力奋斗的工作动力,对毛主席视察成安纪念馆周边的6个村进行集中规划,壮大红色文化产业,倾力打造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红色小镇。”

1959年9月24日,毛主席到成安县视察了该县道东堡乡的万亩棉花丰产方,并提出“邯郸是要复兴的”伟大预言。沿着伟人的足迹,来到毛主席视察成安纪念馆所在地道东堡村,记者见到当时的亲历者赵天然老人。“那天,毛主席来到万亩棉花丰产方边走、边看、边问,查看了棉花姑娘们培植的棉花王,参观了社员们种的冬瓜和豆角,还亲手抱了抱冬瓜。”时任道东堡公社民兵连长的赵天然现已86岁高龄,但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随后,毛主席到丰产方的办公室里休息,和王素梅、李瑞芳、高瑞芹、王秀梅等棉花姑娘亲切交谈,‘邯郸是要复兴的’这句话就是那时候毛主席亲口说的。”赵天然回忆起60年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为纪念毛主席到成安县视察,该县把9月24日定为主席视察成安纪念日,并于1966年在道东堡村西修建了毛主席视察纪念馆,1995年进行了扩建。2011年,又在原纪念馆西侧建成现在的毛主席视察成安纪念馆。60年来,主席的亲临视察一直激励当地人民秉承先辈红色精神,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作风,接续努力、扎实苦干,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围绕毛主席视察成安纪念馆,我们打造了‘红路’,复原了‘红井’,并准备在纪念馆对面建设红色广场,不断丰富红色文化产业元素。”道东堡村支书张书杰介绍说,“扎根心底的红色基因催人奋进,只有带领全体村民接续前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才能不辜负革命先辈对我们的深切关怀。”为振兴乡村经济,该村在打造红色产业同时,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苹果、梨、桃等经济作物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的道东堡村,户户种果树,人人有收入,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4700多亩,村民年收入人均不低于5000元。此外,该村充分利用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谋划在村文化广场东侧建设一座大型超市用于出租,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做好红色文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先后三次来道东堡乡视察:1959年6月2日,周总理视察了道东堡棉花丰产方;1961年4月18日,总理视察了小堤西村;1966年4月4日,周总理第三次来到成安,视察了该乡西南庄村。周总理视察成安纪念馆就建在该乡小堤西村周总理召开座谈会的旧址。

“周总理来村里视察的时候我10岁,他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话语、谆谆的教诲、爽朗的笑声,我记忆犹新。”68岁的郭清湖在小堤西村干了30年村支书,2017年底才卸任,“当时,周总理走进社员郭清海家中,亲切询问他家里的情况,并同村干部、社员代表座谈,了解农民对办集体食堂的看法。总理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在我心中,一直以来,他那种深入基层、注重调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鼓舞和鞭策我,努力要把小堤西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行行速生杨青翠挺拔,清澈的自来水直通农家小院,新盖的小学和办公室宽敞气派,升级改造后的电网彻底解决了村民的用电难题……数十年来,全村上下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小堤西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解决群众出行难,村两委对出村路面全部进行了硬化,并为每条胡同铺设了宽2米的便道砖,村里还为村民安装了50盏路灯,方便村民晚上出行。“果树种植和劳务输出现在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式。”郭清湖对记者说,“尤其是劳务输出,全村每年有二三百人外出打工,最远有在国外干活的,农民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近年来,小堤西村围绕红色文化做文章,对周总理视察成安纪念馆相关设施进行了完善,修建了休闲小游园,铺设了下水道、美化了墙体,并对村内路面进行了改造,力争将小堤西打造为红色旅游经典景点。“来参观学习的客人越来越多,近的有广平县、大名县、鸡泽县等周边县区的,远的有来自广西省、内蒙古的客人,仅今年国庆期间就有几千名客人来村里游玩。”郭清湖高兴地说,“下一步,村里准备利用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建设红色小镇的机遇,开办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服务,进一步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延伸红色链条

沙河一村是道东堡乡最东边的一个村,村支书武红光是在这片红色土壤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本地人,红色基因融入到骨子里,干事风风火火,充满蓬勃的朝气。自2018年换届选举中以高票由村主任当选党支部书记以来,如何乘借建设“红色小镇”东风,把沙河一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一直是他思索的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努力带动本村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就是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武红光的话朴实无华。

以“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己任,武红光务实苦干、兢兢业业。在村内环境卫生、小散乱污、三边治理过程中,他迎难而上,进行卫生整治、小散乱污常态化管理,共清除小散乱污7处,拆除违建30多处。为提升村容村貌,他筹资20余万元,新修下水道400多米、硬化路面1200平米、种植树木600多棵,并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整修,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彻底解决村两委服务群众的资金保障问题,武红光积极谋划,带领两委班子回收村集体的闲散地。在他的努力下,顺利回收了到期机动地和流转土地共计200多亩,用于发展果树种植,每年为集体增收5万元。同时,武红光紧紧抓住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不断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加大红色文化与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乡村旅游等有效对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为支撑、乡村休闲与农业观光旅游融合”的发展新路。总投资2000万元的三信农业园区落户沙河一村,该园区拥有草莓、葡萄、特色蔬菜大棚等160多个,已成为我市闻名的旅游、观光、采摘基地,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带动农民就业1000余人。“当村干部就要让群众富起来,这样腰杆才硬实。”武红光始终践行着“当好全村‘领头羊’,带领村民建小康”的就职誓言。2019年,他被省委组织部授予2018年度“千名好支书”荣誉称号。

“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凝聚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牛利锋对记者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状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

邯报融媒体记者 袁佳 冀晋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