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故事”的协同启示

“曲周故事”的协同启示
2019-06-14 10:24 北京日报 编辑:

晁星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千年盐碱滩变成米粮川……近段时间,中国农业大学几代师生扎根曲周、造福一方的故事引发热议。从治碱到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再到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这场跨越45年的京冀校县合作,不仅使农民粮仓更加殷实,更打造了科研助农、乡村振兴的“协同样板”。

农业兴,则基础牢。搞好农业,始终是发展的重大课题。只不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方向与目标。“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上世纪70年代,对于河北曲周以及黄淮海平原来说,改土治碱是最大的难题。彼时,任务落在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众师生肩上,他们“吃住在村里”,经过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出了科学的综合治理方案,使得“废壤”成了千里沃野。如今,农业发展迎来绿色变革,农大应时而为,借助“实验站”“科技小院”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技术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逐步被打通。从中不难看出,实现乡村振兴,高校、科研院所等大有可为。京津有着丰厚的科研资源,河北又是农业大省,三地当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为农业改革和发展贡献更多京津冀方案。

农大人在曲周的接续奋斗,是科技为民的奉献故事,亦是出彩的协同篇章。科研助农、科技扶贫取得成效,少不了几代师生扎根田野的坚持,亦少不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当地农民的信任配合。跨越两地的校县“牵手”,也实现了双赢。一方面,“先有实验站,后富曲周县”,农民的粮仓满了、钱袋鼓了。另一方面,农大人也在曲周取得“丰收”,40多年来,从农大曲周实验站走出了三位院士、两任农大校长、70多名教授、300多名博士硕士;“科技小院”的教学模式还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事实证明,科技创新与兴农富民相得益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眼下,三地校企、校县合作越来越多,都旨在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夯实“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协作新模式。但农大人在曲周的试验启示我们,要想科研资源发挥出应有功效,参与各方尤其是科研人员必须俯下身、扎下根,到生产一线调查研究,惟有如此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农大人曾说,“治不好碱,我们就不走!”在协同发展中,三地当要发扬奋斗韧劲,谱写出更多“曲周故事”。

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6/14/content_11889509.ht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