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邯郸的复苏

明清邯郸的复苏
2019-05-27 11:00 邯郸新闻网 编辑:马丽英
明万历邯郸县区域图

郝良真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渐发。邯郸除了受到清初战乱的影响之外,长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整个社会生活比较平安稳定,城市经济发展较金元时期有了明显的起色,人口数量逐年增多,科举是往朝各代无法与之比肩,城池也得到了维修与扩建。因此,明清时期的邯郸是处于发展中的间歇与逐步走向复苏的阶段。

明代邯郸

1。政区的变化

明代以前,邯郸一直是磁州的属县。明初的磁州隶属广平府不到半年时间,便于洪武二年(1369)四月划入河南彰德府管辖。因此,邯郸从明王朝建立伊始就不再属磁州管辖,而一直是广平府的属县。

明代的广平府,已不同于元代的广平路,为京师所辖八府之一,领有邯郸、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成安、威县、清河九县。明代县以下单位有里,里以下有乡、社屯。广平府所辖共175里,其中邯郸有30里。据明万历本《邯郸县志•建置志》记载:明代邯郸辖有30个社屯,分属七乡。因万历本县志在清顺治时作了续志,故邯郸县所辖的社屯直到清代初期没有多大变化。

2.人口与土地

邯郸人口有详细记载是在明朝中期,成化年间(1465-1467)共有4278户,27297口人;[明《嘉靖广平府志•版籍志》。]嘉靖元年(1522)邯郸为5280户,30255口人;嘉靖二十七年(1548)邯郸为5304户,30255口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明代与元代相比,邯郸的人口没有较大增长。由于明末战乱,以致清初人口统计时,邯郸只有25331口人。

明代邯郸的土地,据弘治十五年(1502)丈量统计(亩以下单位均忽略)为323511亩,嘉靖时期(1522-1566)重新丈量统计为353526亩。但明代土地统计中有“大地”和“小地”的区别。考虑到“大地”、“小地”的因素,上述邯郸的353526亩大地实际还应乘以“二亩一分七厘五毫一丝六忽”,即当时邯郸的实际耕地面积应为700000亩左右。以邯郸人口较多的嘉靖二十七年(30255口)均摊,则人均占地约20亩,在广平府九县中也属中等水平。

3.城池的修建

明代的邯郸城,据康熙本《邯郸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邯郸城的范围“南不过斜街口,北不过观音阁,远不及二里,东西不及半里。(明)成化间,始于南北各拓半里许。”其范围大约在今邯郸市陵西大街以东、

丛台路以南、北斜街以北、城东街以西范围内,总面积0.5平方公里。(图47)

明宪宗成化二年(1566),扩修了邯郸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又进行了加修,正德九年(1514)借导河工程(沁河改道为现在的流向)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嘉靖二十四年(1545),邯郸城墙毁坏严重,知县董威进行了城墙的修缮和护城河疏浚。“城周八里,基厚三丈,高如之,颠半之,筑敌台二十有五,台立铺舍三楹;以甓甃女墙千五百八十有九;四隅各构危橹,四门各券层城:东曰‘瞻岱’,西曰‘环沁’,南曰‘带河’,北曰‘拱极’。环城有池,护池在堰……。”[清康熙本《邯郸县志•建置志》附:袁炜《知县董公修城记》。]明代邯郸的护城河,是由知县赵时吉于嘉靖十年兴建的,经过这次疏浚后,“濠阔七丈,深一丈五尺,堤阔四丈。”邯郸城经过这次大规模的维修与增建,进一步扩大了的规模,奠定了明代的规模与形制,此后邯郸城池再没有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与扩建,其规模再也没有扩大。隆庆六年(1572)时,知县张第又对邯郸城进行了一定的修补缮建,并将北门改名“迎祥”。

明代的邯郸城并不规整,南门与北门建筑对称,并有一条大道相连;而东门与西门则不对称,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邯郸城分五个区域:东北区、西北区、东南区、正南区、西南区。东北区主要分布着官府机关――东察院、西察院、养济院、演武场、马神庙、太仆寺、察院、县治。孔庙、儒学、丛台驿在县治西南,递运所在西北区。阴阳医学、公馆在正南区。马军营、城隍庙、关王庙在南门内。明嘉靖十三年(1534),兵备副使杨彝“饬兵赵地,阅城邯郸,至东北隅”,因见丛台“距城不寻丈,其势峨然出城表”。[清康熙十二年本《邯郸县志•疆理志•古迹》附:杨彝《据胜亭记》。]即丛台作为邯郸一处名胜古迹,在明嘉靖以前一直处在城墙之外。为了避免“高台迫城,敌或我乘,仰而受敌”的不利情况,杨彝便下令由县丞王景负责组织营建,把丛台与城墙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城墙的一个组成部分。原西门外建有纪念廉颇、蔺相如、李牧的“三贤祠”,万历十九年进行了重修。知县卢龙云为纪念先秦韩厥、程婴、公孙杵臼保护“赵氏孤儿”的历史功绩,于隆庆年间在丛台下又创建了“三忠祠”,[万历本《邯郸县志》卷3《建置志》录有卢龙云《创建三忠祠记》和《重修三贤祠记》。]使“三忠”、“三贤”的文化精神得以弘扬与传颂。       (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