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涉县后池:勇担当舍我其谁 逐梦想奋斗以成

【新春走基层】涉县后池:勇担当舍我其谁 逐梦想奋斗以成
2019-02-11 14:45 邯郸新闻网 编辑:王鹭

全媒体记者 常生军 李海涛 耿昕 李磊

编者按:今年春节期间,邯郸日报社第四次派出走基层小分队,走进涉县后池村与群众一起过年、一起劳动。人还是开山的那些人,但山已不再是那座山,昔日荒山七彩斑斓,环山公路直上云霄,圆梦峰上游人如织,先锋岭上党旗鲜明……巨大的变化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后池人用他们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告诉我们,新时代是奋斗者用汗水拼搏出来的。新征程上,尽管依然荆棘遍布、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继续秉持爬坡过坎时的拼搏精神,鼓足干劲、事不避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定能依靠我们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后池村通往王金庄的﹃王后天路﹄破土动工。正月初四,村民积极参加垒堰劳动。

敢拼才会变

大年初四,涉县后池村,一场小雪悄然而至,气温降至零下8℃。

上午8时许,冒着凛冽的寒风,200余名村民扛着铁锤、钢钎、镢头等劳作工具向大山开进,在桃花山脚愚公广场来了个集体大拜年。

“每年正月初四上山开工,已经成为咱们村的一个惯例。”后池村党支部书记刘留根动情地说,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奋斗,后池村有了集体收入,生产路通上了山,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我们要迎着困难上,挺直腰板干,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刘留根向村民亮“家底”,作开工动员。

从2016年春节起,每年正月初四开工雷打不动。后池村一次次火热的开工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或是春雨作伴,或是春风拂面,而这一次,我们踏着积雪上山。

                           农历正月初五,在桃花山劳动现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宣传条幅格外醒目。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作现场挂起的这个条幅,格外醒目。

后池村是一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这里山高路险,沟壑纵横,自古就有“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的说法,贫困曾像大山一样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2015年,从邢台前南峪取经回来的刘留根再也坐不住了,与村里几位党员干部和留守老人一合计,决定利用冬闲修路。那一年的12月8日,一支由7位留守老人组成的义务修路队开进了大山。很快,义务修路队伍迅速扩大到130多人。

路通了,原本进山需要近1个小时,如今开着农用车10来分钟就上了山。路通了,成片的梯田得以复垦,种上了果树、中药材。

这天,在外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回娘家的后池闺女齐上阵,垒堰修路,整理梯田。

愚公广场西侧,一条通往王金庄的王后天路已破土动工。在垒堰现场,当年的修路发起人刘土贵、刘社会和刘乃分干得火热,别看他们都是七旬老人,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在他们手里像个玩物,喊着号子,钢钎撬着一步一步往前移,几个人合力一抬,码放平整。

“要想富,先修路。”劳动间隙,刘留根说,今年计划在山上修筑两条“天路”,王后天路翻过山头就是太行山高速,槐柳路与东沟的244省道互联互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态旅游圈。

山上修路谈何容易?刘留根表示,“小事小困难,中事中困难,大事没困难。后池人就认准了一个理儿——敢拼才会变!”

石头缝里长出“绿色银行”

海拔近千米的桃花山先锋岭上,春风吹拂,党旗飘扬。

俯瞰山下,如巨龙般的盘山愚公路蜿蜒而上,成片成片的梯田尽现眼前,漫山遍野的鱼鳞坑像长城一样蔚为壮观,70多万个鱼鳞坑密布山间。眼前所见,再次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后池人筑路致富的场景,耳畔回荡起那一阵阵震天的号子声。

鱼鳞坑,孕育了生命,孕育了精神。一棵棵侧柏已经扎根山缝,顽强地生长着。

后池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硬生生在山坡上挖了70多万个树坑,刨出顽石,填上客土,浇水施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养护。近两年来,后池村在山上栽种松柏、山桃、山杏等经济林和景观林,累计绿化山体近万亩。

  正月初四,后池村村民上山平整土地,为春播连翘作准备。                                

大山深处,聚钱岭山坳像个聚宝盆,这里是千余亩的后池野生连翘基地。正月初四这天,村民们徒步5公里,扫雪上山,来到这里平整土地,为春播连翘作准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后池人秉承的发展理念。”涉县关防乡党委书记康彦云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池周边山岭已形成了7000多亩松柏“戴帽”、1500多亩经济林“缠腰”、1000余亩林药间作“坐底”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假以时日,这种模式将给后池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村委干部刘拥军告诉记者,每逢假日,桃花山景区车水马龙,先锋岭、圆梦峰、千亩梯田、十里“天路”等壮观景色引得游人赞叹不已。2018年后池接待游客和参观学习人员达到了15万人。

村里集体有收入了。2018年,后池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17万元。刘留根如数家珍地说,集体资产愚公山庄等承包费收入10万元;木香、射干、芍药等中药材收入30万元;葡萄、樱桃、桑椹等水果采摘园收入15万元;金花葵收入27万元;油葵收入15万元;红薯粉条收入20万元。除去村民土地流转费、人工工资和机械费等开支86万元,还结余31万元。

旅游业带火了农家乐。村里先后开了11家农家乐,每家都有五六万元的盈利。第一个开农家乐的张政红说,起初只盼着一年挣个五六千元就如意了,结果年底一算账,盈利7万多元,既激动又不敢相信。

最让群众高兴的是,个人的腰包鼓了。自产小米、花椒、红薯粉条、金花葵等农产品供不应求,不用出门就挣到了钱。后池村民的人均收入,2015年仅有3900多元,2016年达到6500元,到了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3万元。

记者与村民一起搬运石头。

奋斗,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站在桃花山举目远眺,山坡上“绣”着的一幅巨型党旗,给人以强烈心灵震撼。

刘留根告诉记者,在喜迎党的十九大的日子里,后池村党员群众饱含深情,用3871棵红叶矮樱和金枝槐等树种,在愚公坡上“织”成了一面3710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生态绿植党旗,与后池村群众义务上山修筑的南、北愚公路形成的天然“心形”,组成了“党在我心中”的巨幅画卷。

镌刻在大山上的党旗,激励着后池村党员干部永续奋斗。这里原名峪沟子岭,现已打造成了党建研学基地。新愚公精神宣传栏文字质朴、图片鲜活,令人读之备受鼓舞;印有党徽和入党誓词的宣誓墙厚重高大,人们在此重温入党誓词,顿感热血沸腾。

采访中,后池村小学原校长刘榜年感慨良多:“一个村庄,一群老人,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在数九隆冬,顶风冒雪,劈山修路?当我看到正在搬石垒堰、浑身泥土的刘留根,看到年过六旬的村委会主任刘丙祥开着自家三马车在雪地里跑来跑去拉石运土时,找到了答案:正是吃苦在先、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一个家,一个梦,一起拼,一定赢。”刘留根说,这句话道出了每一位后池人的心声。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后池村相继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中国好人等5项国家级荣誉。

在桃花山景区,外地游客纷纷来到一座巨型算盘前留影。这个算盘长25.8米,高5米,厚0.6米,表达了后池人“以过好日子的心念,精打细算、集约节约,推进更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望。

这些年,后池人在奋斗中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成就了后池的幸福事业。如今,后池村虽然已经取得喜人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刘留根说,随着村里旅游、种植等产业的不断发展,他们越来越感到在管理和经营方面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既要苦干实干加油干,还要在经营、管理、提升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大文章。我们已经找到了门路,也看到了出路。”

为支持后池村发展,市、县相关部门从梯田整修、生态景观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等7方面进行了专业规划和高标准打造。引水上山、绿化荒坡、修复梯田、发展旅游,一项项工程稳步推进……

敢为人先、事不避难、主动作为的“后池精神”,已在巍峨群山间发酵,其中关防乡16个村你追我赶,后池村更是鼓足干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