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这是我们第二次回乡办‘村晚’了。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活动是最好的文明传播方式,我想通过‘村晚’给父老乡亲拜年!”
——曲周县依庄乡西来村返乡打工者杨建海
2月6日,大年初二。曲周县依庄乡西来村笔直的村道旁,家家都挂着喜庆的灯笼、贴着红红的春联,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小村庄一片喜庆祥和。
早上6时30分,53岁的杨建海早早起床,打扫庭院,收拾堂屋内的杂物。他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劲头比往年更有劲儿,他的第三个儿子刚结婚不久。更令他兴奋的是,今年,他们自编自演的“村晚”得到了更多村民的认可。
杨建海在外打工多年。最近几年,每次回到家乡,他都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杨建海认为,文化活动是最好的文明传播方式。所以他主动牵头,和其他村民一起自编、自导、自演,组织了家乡的“村晚”,在大年初一奉献给了乡亲们。
今年是他们第二次举办“村晚”。本次“村晚”立足于农村现实生活,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传统,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乡土文化。“村晚”上,舞蹈、戏曲、魔术等节目轮番上演,60名村民自编自演了20个节目,为村里的春节文化生活增光添彩。让杨建海高兴的是,当天现场异常火爆,舞台周围挤满了上千人……
到了中午,城里的亲戚们来拜年了。杨建海早早地等候在大门口。“过年好啊!”亲戚们相互问候、祝福。一群人走进屋内,围坐在一起,畅谈这一年来的变化,新一年的发展前景,其乐融融。
“我在北京承包了一家物业公司的安保值班工作,雇了7名保安,自己当起了老板,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杨建海滔滔不绝地向城里的亲戚们说起这一年来的变化。大家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今年的春节最有意义——小儿子结婚、‘村晚’办得十分成功。以后每年春节,我们将继续举办‘村晚’,作为游子给家乡的新年礼物。”杨建海说。
全媒体记者 李治勇文/影
推荐阅读
-
2021-03-09
-
2021-03-09
-
2021-03-08
-
2021-03-08
-
2021-03-08
-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