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暖心为民交通网

织就暖心为民交通网
2018-12-10 09:25 邯郸新闻网 编辑:王鹭

——冀南新区道路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黄涛

2016年10月行政区划调整以来,冀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调研、埋头苦干,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大做文章,按照“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地方道路改造提升一期工程,重修“断轴路”、铺平“相亲路”、架起“水毁桥”、连接乡间道……一年多时间,一条条平坦笔直的公路修到广大农民的家门口,一座座民心桥、致富桥架到群众心坎里。

“公路干线和一个人的脊椎骨、四肢一样重要,首先要立起来才能为新区谋发展、才能为群众谋幸福。”冀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白钢说,新区是一个经济功能区,只有路、水、电等基层设施做到全履盖,才能招来商、创好业、实现产业聚集,才能为群众谋求更多幸福。

“断轴路”的巨变

“断轴路”位于冀南新区,是邯郸人对原有马峰路的代称,因为坑洼相连太难走,从这里经过的公交车经受不住剧烈颠簸、多次发生车轴断裂事故而得名。

马峰公路全长近15公里,是我市主城区通往峰峰矿区的一条主要道路,直接辐射周边10余万群众出行,除担负峰峰矿区煤炭、焦炭、石灰、水泥、建材、陶瓷等产品的外运任务,还是5路公交车和游4公交车的必经之路。因过往车辆众多,整体路段损毁严重,导致交通拥挤不堪,尘土满天飞扬,路面状况极差,影响道路正常运营、当地经济发展、沿线过往群众出行安全和大气环境质量。

由于各种原因,马峰路近20年来没有大修过。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区领导干部把群众期盼放在心里,抓住交通部国省干线路网规划调整的机会,于去年率先谋划马峰路大修项目。

大修期间,这里曾发生过一则涉及村民房屋拆迁的小故事。

为切实做好马峰公路大修,白钢多次带队实地调研。一次在一排民房前现场办公,协调拆迁进度,当一名群众了解到一行人的工作意图后,快步上前说,这是我家,先从我家拆起。当地群众纷纷表示,重修马峰路,造福一方百姓,大家都支持。

大修开工后,经过一个多月日夜奋战,一条安全、便捷、通畅的马峰路呈现在群众面前。驾车行驶在这条笔直平坦的二级公路上,看着不再受灰尘遮蔽、黄绿相间的绿化林带,谁也不会相信,这就是从前那条“断轴路”,过去颤颤巍巍、车行如牛的速度,如今提升到了1分钟30余辆的车流量。

“订亲路”上愁变喜

大修前后的马峰公路只是新区道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行政区划调整前,新区公路建设欠账较多,特别是南城乡、台城乡、林坛镇、光禄镇等位于西部、西北部地区的乡镇,交通设施极为落后。很多地方道路狭窄,汽车不能同时相向而行,路面坑洼不平,通行体验较差,乡亲们走亲戚、儿女上学、出门打工,甚至连子女订亲都受到影响。这些路中,就有一条和“断轴路”齐名的公路叫“邯淑线”。

邯淑线又称“战备路”,全长约20公里,是我市西部所产石子、水泥等物资向东部县区运输的主要通道。由于重型车辆多,不但道路损毁严重,而且扬尘量较大,其中最严重的是邯淑线必经之地的南城乡前史村段。

邯淑线前史村段全长4.3公里,辐射周边近万人出行。据村民介绍,这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自不必说,到了雨雪天,隔着7米宽路面的村民愣是不能通行,成了隔路相望的“鸿沟”,被戏称为“路南路北不能过”。

为什么呢?多次实地考察过的白钢说,由于大型货车碾压,前史村里的邯淑线路面出现很多70至100余厘米不等的深坑,装满货物的大车从这儿经过,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如果开车从这些大车旁经过,更是胆颤心惊,害怕被大角度倾斜的货车压到车下。到了雨雪天儿,坑内灌满了水,行人自然不能通过。

这条路还拆散过村里的两段姻缘。

今年6月,前史村两名在山东打工的好哥们不约而同带着各自女朋友及其父母回到家中订亲。但当一行人走到村口时,订亲队伍却停了下来,两个女孩父亲异口同声地说:闺女,咱回去吧,看看他们家村里这条烂路,以后肯定过不上好日子。小伙子们的爸妈听说儿子的亲事因为一条路吹了,当场就哭了。

群众对有一条好道路的期盼太强烈了。

面对群众的呼声,南城乡和前史村的干部再也坐不住了。在冀南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南城乡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从今年6月份开始,对邯淑线前史村段进行翻修。

记者日前在前史村采访时看到,新建的道路宽阔平整,空气清洁,村民新洗的衣裳挂到室外晾晒;平日不愿出门的妇女穿戴一新,在街头跳起欢快的广场舞。村民们连声说,路好了,再也不怕小伙子娶不上媳妇了。

“四好公路”解民忧

在冀南新区,新修建的“为民路”“民心路”还有很多。

光禄镇下辖5个村,共有2万余人,107国道从中间穿过。借助交通优势,镇内发展起300余家劳保产品企业,大量产品辐射全国,销往海外,也带来了较大物流需求。但与发达的劳保产业不匹配的是,镇内有的道路狭窄,只能单车通行;有的道路从村内穿过,影响群众生活和人身安全;有的乡间道路设施差,一遇挖沟浇地、下雨下雪就得断交。

为此,该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部分村庄建成乡村“小外环”公路,以方便群众生活生产。光禄镇尧丰村村民苏洋有20余年劳保产业从业经历,他经营的苏洋劳动用品有限公司每天要进出5至6辆车的货物。苏洋说,自从村里修了绕村路,再也不怕产品延期发货了。

台城乡河北村至机场路有一条乡村道路,也是台城乡及南城乡镇部分村民出行的交通要道。整修前,这条土路只有两米多宽,坑洼不平,遇到下雨天泥泞不堪。今年,在新区党工委和台城乡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下,投资200余万元,进行了高标准重修,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带动了临近村的经济发展。

冀南新区西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修路必要架桥,特别是村民急需的水毁桥。

林坛镇西王女村村南有一座10余米长的单孔跨河桥。该桥在“7·19”特大洪灾时被冲毁,村民没有了出村道路,只能下到数米深的河床里涉水出村。为此,上级部门下拨了救灾款,但远远不够用,因为十几米宽的河床被洪水冲宽到了几十米。

急群众之所急。林坛镇一边争取新区管委会支持,一边协调企业配合和群众集资,最终筹措300余万元,建成一座长70余米,宽7米的6孔大桥。

被水毁的南城乡中史村桥也是一座仅有10余米长的单孔桥,该桥是连接中史村的唯一出村道路。因地理位置特殊,施工场地受限,新区邀请专家,因地制宜,采用新型钢波纹筒组装桥洞技术修建新桥。为增加过水量,施工单位破碎300余立方米岩石,加宽了河道。村支书董步保介绍说,新建成的六孔钢制大桥是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在群众监督下建成的,质量可靠,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也不怕了。

据统计,一年多来,冀南新区新修、大修各类公路40余条80多公里、桥梁12座,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路顺了,桥通了,冀南新区又有了新的目标——按照“四好公路”要求,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发挥道路优势,让顺畅的交通造福更多当地百姓。今年10月,创新性制定《冀南新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各级职责体系,制定运转机制,确保构建建养并重、安全舒适、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的农村公路新格局。11月,印发《冀南新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所有乡镇(办)、建制村至少有一条安全可靠、顺畅通行农村客车的硬化路;全面建立农村公路路长负责制体系,确保正常运转;具备条件的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通车通”。

目前,随着一期工程的全面开工,冀南新区正在谋划地方道路改造提升二期工程,搭建起农村公路骨架,为百姓创造更便捷的交通生活环境。

在冀南新区,一条条通向四面八方的公路正在建成,一张张暖心为民的交通网正在织就。这一条条路、一张张网,给新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