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7个县(市)提前完成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河北27个县(市)提前完成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2018-12-06 11:45 河北新闻网 编辑:王鹭

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搬迁后的新村。下岸村是河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整体搬迁,新村安置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资料片)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杜柏桦 通讯员郭英焜摄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潘文静)到年底如期完成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安置,是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年度目标任务。进入第四季度以来,河北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开展攻坚行动,多项制约性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各地节点性工程快速突破,为年度任务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累计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9360人,完成年度搬迁任务99.3%。其中,2016年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2017年搬迁任务已完成97.6%。有搬迁任务的35个县(市)中,27个县(市)已提前完成年度搬迁任务。其中,承德县、平泉市、兴隆县、滦平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沽源县、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涿鹿县、蔚县等10个县已超额完成年度搬迁任务。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河北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坚持实施“两区同建”,不断强化就业扶持,确保贫困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全省已累计为135882人建档立卡贫困搬迁人口落实后续帮扶举措,占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的100%。

●搬迁工作方式不断创新

安置房建设,是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路径。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河北省采取超常规举措,对集中安置项目逐个设立推进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搬迁任务大县为重点,开展专人盯办,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完善河北易地扶贫搬迁信息平台,形成了旬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工作机制,实现了搬迁户信息在线监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截至目前,全省开工建设406个集中安置项目,已交付使用329个,主体封顶以上的31个项目正加紧收尾,力争年底前再入住一批搬迁群众。

易地扶贫搬迁系统性强、涉及面广,需要扭住制约要素,揪住卡脖难题,逐项进行破解。河北省发改委在搬迁工作中,充分发挥牵头统筹作用,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简化集中安置项目招投标程序、开辟搬迁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项目规划和施工许可办理、加强分散安置人员管控、做好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有效解决了相关难题。目前,我省正围绕土地复垦、社区管理、产业扶持等搬迁工作抓紧研究推进政策,近日将印发各地实施。

●搬迁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各项搬迁政策逐一落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取样调查分析,95.4%列入搬迁计划的村民对于搬迁政策比较支持,有强烈的搬迁意愿;99.3%已搬迁村民对易地扶贫搬迁满意或比较满意,98%认为搬迁后与所在小区或周围居民相处非常融洽或比较融洽。受调查村民均认为搬迁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均25平方米面积的新房子“宽、亮、净”,结构布局合理、实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以前夏天害怕山洪暴发,冬天害怕大雪封山,缺水、缺电又缺医,现在这些都成了历史”。

经过反复摸索,我省总结出多项效果显著的经验做法,形成了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创新推进的工作新模式。比如,在分散安置人员管理上,推广兴隆县“123456”工作法,进行全过程、无缝隙管控。在安置社区管理上,推广蔚县新模式,创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社区服务为保障、以产业覆盖为支撑、以文化建设为载体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在产业帮扶上,推广平泉“三零”精准扶贫模式,做到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