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秋收情结

母亲的秋收情结
2018-10-08 15:49 邯郸新闻网 编辑:马丽英

日月如梭,又到一年的秋收时节。目睹大田内长势茁壮的玉米棒子、朵朵绽放的洁白棉花,我又回想起当年母亲在世时的秋收情结。

母亲出生于上世纪初,由于家贫没上过学,15岁就以童养媳身份来到我父亲身旁。自小经历人生坎坷的磨砺,母亲养成了勤俭、谨慎的习性。之后,随着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先后来到世上,家里的日子越发拮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集体劳作,父母积极投入劳动生产中,力图多挣工分让家庭生活宽裕些。然而,在那一个工值两三毛钱的时代,肚子都填不饱,改变家境谈何容易?熬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和其他农户一样,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为多打粮、棉,六旬的父母常起早贪黑劳做,让责任田里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非常喜人。每年秋收时,母亲都有着珍爱劳动成果颗粒归仓的情结。

母亲在秋收时注重做好三方面的事。一是防止猪、羊践踏,怕偷窃。那时候,不少农户发展家庭养殖,一些散养的畜、禽不时跑到庄稼地大快朵颐;个别爱占小便宜的人利用上工下晌之际,顺手从路边、地头他人田里掰几穗嫩玉米棒、拔几颗花生果,甚至挖几块红薯回家尝鲜。最烦人的是麻雀啄谷,不进去轰赶它愣不飞。母亲常在早晨、傍晚到田内查看。1988年的一天下午,一男二女三个少儿钻入我家地内,片刻后用蛇皮口袋背出十多穗玉米。母亲一路跟踪到其家,当着大人面教育:“我不是让家长难堪,而是教会孩子做人!”

再就是惦念收干晒湿,恐潮霉。我们成家另居后,秋收进家的粮食、棉花等常令屋院有物满杂乱之感,可农忙之际难以收拾。七旬的老母亲常到家里帮着料理。逢阴天、下雨前,更是收堆、苫盖忙不停。怕老人家累着,我几次劝她:“娘,您年纪大了,少操些心吧!”她总是说:“我身体好着呢,多干活儿心踏实呀!”

最后是腾地、种麦帮谋划,不迟误。那年头,收割玉米、刨茬、送粪肥、耕地、播麦,农活一环扣一环。八旬之年的母亲不服老,常到我们家做饭,照看孙子、孙女吃饭、上学。她还主动进田间为我们掰玉米棒子、采摘棉花。在劳作的同时,她还为我们谋划农活安排。她常念叨:“腾地快,粪肥多,多种应时麦,来年丰产不用说!”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11月19日,87岁的老母亲患病溘然辞世。此后每到秋收时,我们就想到她对儿女们的关爱。让我欣慰的是,现在收秋实行了机械化作业,收获的粮、棉在地头就有商贩购买变现,也不用巡查看护农作物了。而亩产今非昔比,由前些年的小麦三四百斤,夏玉米二三百斤,提高到当今夏、秋都超千斤。农家户户有存折,金融卡也有好几张,“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成安县秦海保)

相关阅读